[发明专利]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02955.9 | 申请日: | 202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庭响;杨立滨;李正曦;安娜;周万鹏;马俊雄;王恺;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46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沈耀忠 |
地址: | 810001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新能源 规模 并网 局部 区域 能力 配置 方法 | ||
1.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在PEBL软件中创建工程,将相应的电网数据、电源、负荷和联络线数据导入,将区外跨分区支援设为1,即完全支援,开始对该电网进行全年的生产模拟;
步骤二、得到区域内因断面阻塞而造成的新能源弃电曲线,曲线公式如下:
式中:为t时刻新能源弃电功率;
步骤三、对新能源全年弃电数据展开分析,统计全年的弃电发生次数最长弃电时长最大的弃电功率最大的弃电量弃电率其中弃电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步骤四、在上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若弃电率大于弃电率考核指标,则需要开展储能容量配置,包含能量容量和功率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弃电率超过5%,需要配置储能,步骤如下:
(1)根据统计分析得到新能源弃电率若则需要配置储能;
(2)依据将功率分为S档位,当s=1时,储能功率容量为
(3)在此储能功率约束下,计算可新增消纳的新能源电量,即储能额定功率直线与新能源弃电曲线,即图2中每个红色区域的面积,计为其中n为第n次弃电事件,加入s分档的储能功率后,新能源弃电率修正为:
(4)若储能容量配置初步完成,则输出储能的容量,功率容量为能量容量为
(5)若则s=s+1,储能功率继续抬高,重复步骤4-3至步骤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能量继续进行优化配置,具体步骤如下:
1)储能配置时长选择新能源弃电时长累计概率占比为50%的时长,记为Tref;
2)此时储能功率容量的初始值为:
a、逐步将储能的初始功率下调,可根据实际算例的具体情况,每次下调档位设为当下调第x次时,此时储能的功率容量为:
b、计算该储能功率/时长组合下则第n次弃电事件多消纳的新能源电量为:
c、新能源弃电率修正为:
若继续降低储能额定功率,增加迭代次数,x=x+1,重复第2)步的过程;
若时,储能最佳容量配置完成,则输出储能的容量,功率容量为持续时长Tref、能量容量为
若时,储能最佳容量配置完成,则输出储能的容量,功率容量为持续时长Tref、能量容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统计分析得到新能源弃电率,若大于设定值,则需要配置储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力功率分为若干个档位,根据每个档位的最大弃电功率,确定储能容量和功率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储能功率容量约束下,计算可新增消纳的新能源电量,即储能额定功率直线与新能源弃电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将其分为若干个弃电事件,并依次进行消纳,直到弃电率小于设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储能的容量,功率容量和能量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新能源规模并网局部区域外送能力的储能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要保证全部消纳红线以下的部分,则需统计红色面积中的最大值,此值为全部消纳该储能功率档下弃电功率时所需配置的储能能量容量最大规模,若此时配置该规模的储能后,弃电率不大于弃电率考核指标时,储能配置的功率将不再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29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