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乳菇菌根促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401029.X 申请日: 2023-04-14
公开(公告)号: CN116622553A 公开(公告)日: 2023-08-22
发明(设计)人: 何晓兰;王迪;刘询;刘天海;冯慧;曹雪莲;张志远;彭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C12R1/085;C12R1/07;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智达通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201 代理人: 尹玮
地址: 610023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松乳菇 菌根 促生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松乳菇菌根促生菌,所述松乳菇菌根促生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DMCC No.63270)、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GDMCC No.63269)、辣椒芽孢杆菌Bacillus zanthoxyli(GDMCC No.63271)中的任一种或组合。本发明的松乳菇促生菌,对松乳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松乳菇菌丝生长浓密,生长速度快。同时可用于进一步促进松乳菇菌根合成,提高了接种效率,缩短了菌根形成时长,提高整体的菌根合成率,降低杂菌污染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乳菇菌根促生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属红菇科真菌。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可食用也可药用,被视为山中珍品,价格昂贵。松乳菇营养价值高,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各项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香菇,尤其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研究表明,松乳菇还具有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等功能。

松乳菇为菌根食用菌,比非菌根型担子菌(灵芝、香菇、杏鲍菇等)的栽培技术更为复杂,松乳菇的栽培仅能依靠人工合成菌根后移栽室外进行人工管理后出菇。现有的松乳菇人工合成菌根存在接种效率低、菌根合成率低、菌根形成所需时间长、杂菌污染率高等缺陷,限制了其松乳菇人工栽培研究和松乳菇菌根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

菌根促生菌(Mycorrhizal helper bacteria,MHB),是指一类可与菌根真菌混合接种的微生物,可提高菌根合成率,对外生菌根真菌菌丝的特异定植、生长及子实体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菌根促生菌还有助于增强植物的营养与健康。但目前,菌根促生菌的菌种资源比较匮乏,寻找具有菌根促生功能的菌株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乳菇菌根促生菌,所述松乳菇菌根促生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DMCC No.63270)、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GDMCCNo.63269)、辣椒芽孢杆菌Bacillus zanthoxyli(GDMCC No.63271)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乳菇菌根促生菌用于促进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应用,所述松乳菇菌根促生菌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DMCC No.63270)、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GDMCCNo.63269)、辣椒芽孢杆菌Bacillus zanthoxyli(GDMCC No.63271)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取保存于4℃的促生菌划线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35℃培养24-48h,得活化的促生菌,按接种量为1-5%(w/v)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0-35℃、160-200r/min振荡培养48-60h后,得促生菌菌液;

(2)将步骤(1)制得的促生菌菌液用0.22μm细菌过滤器过滤,收集上清滤液,得促生物添加液,将促生物添加液按体积比1:15-20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混合,制得促生培养基;

(3)取边长4-5mm大小的松乳菇菌丝块,接种于步骤(2)制得的促生培养基中,20-25℃恒温培养40-55天,即得。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当促生菌为两种菌时,将各自的上清滤液按混合比例1-2:1-2混合得到促生物添加液,优选混合比例为1-1.5:1-1.5,更优选混合比例为1:1。

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当促生菌为三种菌时,将各自的上清滤液按混合比例1-2:1-2:1-2混合得到促生物添加液,优选混合比例为1-1.5:1-1.5:1-1.5,更优选混合比例为1: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未经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1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