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椅无障碍通道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9748.2 | 申请日: | 202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1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烨;蔡欣怡;顾越;丁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A61G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冯燕平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椅 障碍 通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椅无障碍通道,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传送组件、顶盖、侧板、传动杆、滑轨和控制单元;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架、传送带、传送带驱动机构、固定装置和凸槽,支架位于顶盖的下方;传送带设置支架上,传送带驱动机构与传送带连接,固定装置安装在传送带上,凸槽设置在支架侧面;所述侧板与顶盖的一侧连接,侧板上设有横向设置的通槽以及通孔,通孔位于通槽下方,通槽和通孔位置靠近。本发明传送组件上设有固定装置与传送带,固定装置将轮椅车轮固定后通过传送带将轮椅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轮椅使用者能够轻松上下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交乘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无障碍通道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公共汽车一般设计前后门供乘客上下车使用,乘客一般由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上下车门的踏板采用的均是阶梯状的构造,这种设计对坐轮椅的病人和残疾人来说非常不友好,他们需要别人帮助抬起才能上下车。
如今一些公共汽车前后门上开始配装轮椅用踏板,便利了轮椅上下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未完全实现自动化、收纳不便、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轮椅无障碍通道和方法,使得轮椅使用者可以轻松上下车,自动化程度高且操作和收纳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椅无障碍通道,包括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传送组件、顶盖、侧板、传动杆、滑轨和控制单元;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架、传送带、传送带驱动机构、固定装置和凸槽,支架位于顶盖的下方;传送带设置支架上,传送带驱动机构与传送带连接,固定装置安装在传送带上,凸槽设置在支架侧面;
所述侧板与顶盖的一侧连接,侧板上设有横向设置的通槽以及通孔,通孔位于通槽下方,通槽和通孔位置靠近,第二液压杆安装在侧板背面,且第二液压杆的杆体能够穿过通孔,滑轨和第一液压杆安装在顶盖背面,凸槽与滑轨配合,传动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和滑轨,传动杆与第一液压杆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轮铰链、铰链驱动机构、第二传感器、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传感器;
所述转轮铰链与铰链驱动机构连接,转轮铰链与第一底座铰接,第一底座和第二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底座上,第三传感器安装在转轮铰链上,转轮铰链、第一底座和第三传感器沿第二传感器轴对称,第二底座安装在传送带上;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传送带驱动机构、铰链驱动机构、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一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支架前端,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架与地面距离并传递到控制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带为不锈钢材质链条式传送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传感器为压敏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传感器为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液压杆包括第一缸体、开孔和第一杆体;
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第一缸体连接,传动杆通过开孔与第一杆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液压杆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杆体;
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二缸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安装在第二杆体的另一端。
一种轮椅无障碍通道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9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