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多通道自检测转体支座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4718.2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藤;何宏盛;王安会;吴俊;陈宁;冉伟;张磊;汪宝玉;付成文;陶相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四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2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通道 检测 转体 支座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模多通道自检测转体支座装置,包括上转板组件以及安装在上转板组件圆周上的锚固组件,还包括:盆式腔体,所述盆式腔体设于上转板组件的底部;承压板,所述承压板设于盆式腔体内;钢衬板,所述钢衬板设于承压板的顶部,通过在钢衬板和盆式腔体分别设置测力通道和校准通道,测力通道内的智能测力系统是对转体支座受力进行实时监测,当支座受力出现异常情况时,设备给予报警提示,能够及时发现桥梁转体过程中关于上部结构受力的问题,并利用校准通道对智能测力系统进行校准,实现了对现场数据标定,有效保证了测力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体梁转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多通道自检测转体支座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都需要转体施工技术作为支撑,现有转体支座主要满足竖向承载、竖向转动以及平转功能。
但在实施相关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在转体实际过程中不具备测定上部结构实际承载吨位的功能以及无法实时监控转体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误差,实际施工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过大容易造成整体安全稳定性过大而导致施工经济管理的浪费,实际施工与理论计算结果误差过小,使整体安全稳定性过小,导致施工安全性低,造成不良事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一种双模多通道自检测转体支座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技术中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误差和大吨位无法实现测力数据标定的问题,实现了现场对测力数据进行标定、测定上部结构实际吨位和实时监控转体状态,有效保证了测力数据的准确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模多通道自检测转体支座装置,包括上转板组件以及安装在上转板组件圆周上的锚固组件,还包括:盆式腔体,所述盆式腔体设于上转板组件的底部;承压板,所述承压板设于盆式腔体内;钢衬板,所述钢衬板设于承压板的顶部,且所述钢衬板外壁设有密封铜环;测力组件,用于实时监测上转板组件受力并自动校准,所述测力组件设于盆式腔体和钢衬板内;所述测力组件包括:测力通道,所述测力通道开设在所述钢衬板内;校准通道,所述校准通道开设在所述盆式腔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测力通道内设有用于测定上部结构的竖向承载力并实时监测转体所承受力的智能测力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测力系统包括: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均布安装在钢衬板上,且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上端面与所述钢衬板的底部齐平;遥测终端机,用于计算上转板组件的受力载荷,所述遥测终端机设于钢衬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压力变送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校准通道内填充有液体工质注入装置,且液体工质注入装置贯通于所述盆式腔体与所述承压板抵接,用于对现场数据校准。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板采用橡胶弹性材料,以用于满足上部结构竖向转动及上部结构姿态调整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板组件包括转动副,以用于满足上部结构水平转动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钢衬板上连接有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钢衬板与所述粘合剂为粘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盆式腔体、承压板以及钢衬板的表面均均匀的涂覆有硅脂。
一种双模多通道自检测转体支座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垫石顶面预埋精轧螺纹钢筋,使钢筋顶面高程与支座底面设计高程一致,作为转体支座就位的基准面;
S2、并在无灌浆料时试安装,确认预留孔位置无误。将预埋定位预埋螺纹钢采用磨光机切削至标高,并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人工配合吊车将支座放置调整至转体系统中心;
S3、安装灌浆用模板,按照无收缩高强度灌浆料的计算用量将各组分进行配比搅匀,通过支座四周边缘间隙向预留孔中灌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插捣密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4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