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94478.6 | 申请日: | 202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韩安在;沈法云;郑孝畅;梁仁球;王江红;干灵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C24/04;C23C8/24;C23C4/02;C23C4/18;C23D5/04;C23C4/134;A47J36/02;B05D7/14;B05D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张亚超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防锈 不粘锅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铁基体,并对铁基体进行除锈、清洁、干燥;并对铁基体上进行喷涂60目白刚玉,使其表面形成6μm以上的粗糙度;
S2、在步骤S1的基础上,对铁基体进行气体喷涂钛层,厚度为30-80μm,再通过620℃的高温氮化,达到无涂层的膜层,所述膜层由熔钛层构成,得到锅胚;
S3、利用自动喷砂机对锅胚的内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增加表面附着力,在基材表面通过热喷涂方式形成过渡层,并且过渡层表面热喷涂形成封闭层,得到锅胚基体;
S4、在步骤S3中的所述封闭层中形成可以存油的缝隙;
S5、在锅胚基体外表面将珐琅瓷釉通过900℃烧结附着到基材表面处理;烧结时间为5min,形成珐琅层,得到锅体;
S6、对上一步骤S5中获取的锅体进行清洗,去除锅内灰尘、油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锅体外部连同锅底均喷涂PTFE涂料或苯基有机硅涂料,喷涂PTFE涂料时,于380~440℃的温度下烘烤10~15分钟,膜厚25~35um;喷涂苯基有机硅涂料时,在250~300℃的温度下烘烤10~15分钟,膜厚25~35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坯内表面喷射陶氟石涂料形成陶氟石涂层,其中陶氟石涂层厚度为45μm,从而能够在所述S1中的粗糙度值条件下得到光滑的不粘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珐琅瓷釉步骤如下:
S41、在钢模内设计锅体外表面文字或图案,然后利用钢模将铁水压铸成锅体结构,使锅体与外部图案一次压铸成型;
S42、利用横纹打磨设备在锅体的内表面进行横纹打磨;
S43、利用600-800℃高温对锅体内表面进行烤蓝,烤蓝后在锅体外表面外压铸图案或铸字的位置利用泊金点缀;
S44、锅体内表面烤蓝完成后,采用搪瓷工艺在锅体的外表面涂一层或多层瓷釉,待瓷釉晾干后,再利用高温对瓷釉进行烧制,从而在锅体外表面形成珐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厚度数值范围为10≤D1≤200μm,过渡层的孔隙率为1%≤K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层的厚度数值范围为1≤D2≤50μm,封闭层的孔隙率为1%≤K2≤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氟石涂层还包括利用硅烷、二元醇、添加剂对氟树脂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氟树脂,对陶瓷涂料进行改性处理,将所述改性氟树脂混合三甲基硅烷、氧化硅、硅油以及添加剂,充分混合4小时得到改性陶瓷涂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防锈不粘锅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选自碳化硅、金刚石、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云母、石英石、萤石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金属颗粒选自铁颗粒、铝颗粒、钛颗粒、不锈钢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44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