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84591.6 | 申请日: | 202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吕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金伶俐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热泵 空调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泵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该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室外换热模块和室内换热模块。其中,室外换热模块包括串片式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压缩机的一端连通于a口,另一端连通于四通换向阀的c口。室内换热模块包括管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连通,串片式换热器的一端与b口连通,另一端与平行流换热器连通,d口同时连通于管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该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能够防止串片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上发生结霜的现象,提高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受到人们的不断青睐。新能源汽车需要如传统燃油车一样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能够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空调系统的室外侧和室内侧都是设置微通道换热器,在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微通道换热器上很容易出现结霜的现象,进而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多流程冷凝器和蒸发器出现制冷剂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增加压缩机的功耗,降低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增加成本。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上容易结霜的问题,提高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节约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包括:
室外换热模块,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串片式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具有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连通于所述a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c口;
室内换热模块,所述室内换热模块包括管式换热器和平行流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和所述平行流换热器连通,所述串片式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b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平行流换热器连通,所述d口同时连通于所述管式换热器和所述平行流换热器。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流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流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d口,所述第一流路的另一端同时连通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远离所述d口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管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支路远离所述d口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平行流换热器。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一端连通于所述a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油分离器。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通于所述c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分离器,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
作为一种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手动节流阀,所述手动节流阀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串片式换热器,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平行流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4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