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上料机构、线成型机构及线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80492.0 | 申请日: | 202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2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章日平;吴应龙;张勇;廖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上 机构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线上料机构、线成型机构及线成型方法,包括有机架、旋转弹匣、一次推料机构、二次推料机构、成型夹板和成型转盘,旋转弹匣包括有筒体,筒体上设有若干线槽,筒体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筒体的一侧设有上料托板,上料托板的一侧设有送料板;一次推料机构包括有滑轨、滑台、伸缩推板、滑移驱动机构;成型夹板内部设有线夹槽;二次推料机构包括有成型推料板;成型转盘由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成型转盘上设有夹槽。本发明利用转动的筒体形成旋转弹匣,对线的折弯成型形成依次快速上料,线的上料过程更加快速稳定,能够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线的折弯成型使用。线的折弯成型过程稳定,成型效果好,保证了U型线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上料机构、线成型机构及线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U型线,U型线插入电机后进行焊接构成绕线组。U型线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裁切、折弯2D成型、冲压3D成型等加工步骤。在U型线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上下生产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直接影响了生产节拍,影响新能源电机的整体生产效率。现有的U型线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兼容性差,生产不同规格的U型线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或者设备,导致设备成本高,换型时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包括有用来存储线的线存储机构、用于依次将线从线存储机构中取出的取线机构,所述线存储机构可以存储不同规格的线。
还包括有架体,所述线存储机构为旋转弹匣,所述取线机构为一次推料机构,
所述旋转弹匣包括有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安装机架上,筒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圆周整列排布的线槽,线槽与筒体的轴线相平行,筒体尾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槽口,槽口与线槽一一对应且分别连通相应的线槽,所述筒体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上料托板,上料托板的一侧设有送料板,送料板由送料驱动机构驱动在上料托板上朝筒体方向移动;一次推料机构包括有滑轨、滑台、伸缩推板、滑移驱动机构,所述滑台由滑移驱动机构驱动在滑轨上移动,滑轨与筒体的轴线相平行,筒体位于滑轨和上料托板之间,伸缩推板由安装在滑台上的伸缩驱动机构驱动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机架上方安装有机械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料托板的上方设有限位盖板,限位盖板与上料托板之间形成送料夹缝,上料托板的外侧设有挡板,挡板的内侧面为导向斜面,挡板上和上料托板上设有连成一体的缺口,所述送料板正对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筒体上线槽分成若干组,每组线槽由若干根绕筒体轴线圆周整列排布的线槽构成,同组线槽中的线槽规格相同,不同组线槽中的线槽规格不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若干防护板,防护板在筒体的一侧依次排列,防护板上靠近筒体的一侧设有圆弧形防护口,筒体位于圆弧形防护口内,防护板上设有供伸缩推板通过的通道口,筒体位于防护板和上料托板之间。
线成型机构,使用上述线上料机构进行上料,成型机构包括有二次推料机构、成型夹板和成型转盘,成型夹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成型夹板内部设有线夹槽,线夹槽在成型夹板的头端形成进口,在成型夹板的尾端形成出口,筒体转动后线槽依次与线夹槽对接,成型夹板上设有推料长槽,推料长槽连通线夹槽并与线夹槽相平行;二次推料机构包括有成型推料板,成型推料板由插拔驱动机构驱动从推料长槽插入线夹槽中,成型推料板由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在移动线夹槽内移动;成型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出口处,成型转盘由安装在机架上的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成型转盘上设有供线插入的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线夹槽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引导轮,引导轮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成型夹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0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