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8565.6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王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B82Y40/00;B82Y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曾菊花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设置于衬底上的金属成核层进行热退火处理,使所述金属成核层转变为间隔分布的金属液滴;
利用所述金属液滴作为催化剂,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纳米柱;
其中,所述纳米柱与所述金属成核层具有至少1种相同的金属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成核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方法包括脉冲生长法:周期性交替通入金属源气体与氮源气体,以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金属成核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交替通入金属源气体与氮源气体,以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金属成核层,包括:
步骤S1、通入载气与金属源气体,进行金属源沉积;
步骤S2、通入载气与氮源气体,进行氮源沉积;
重复步骤S1与步骤S2,直至生长出所需厚度的金属成核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交替通入金属源气体与氮源气体,以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金属成核层,还包括:
在将所述金属成核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之前,使用载气对所述衬底进行热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退火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设定条件下,对所述金属成核层热退火处理设定时间,生成所述间隔分布的金属液滴;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条件包括温度为850℃~1200℃、压力小于或等于1mbar,所述设定时间为5min~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柱为n型纳米柱,所述生长纳米柱包括:
通入载气、金属源气体、氮源气体与硅源气体,在第二设定条件下进行所述n型纳米柱的生长;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定条件包括温度为950℃~1150℃、压力为100mbar~600mbar、V/III比为10~1000;
优选地,所述载气为氢气和/或氮气,所述金属源气体为镓源气体,所述氮源气体为氨气,所述硅源气体为甲硅烷;所述纳米柱的高度为1μm-3μm。
7.一种纳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柱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8.一种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器件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柱。
9.一种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制作金属成核层,并对所述金属成核层进行热退火处理,使所述金属成核层转变为间隔分布的金属液滴;
利用所述金属液滴作为催化剂,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纳米柱;
在所述纳米柱上依序生长有源层、电子阻挡层以及半导体层,形成所述光电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纳米柱上依序生长有源层、电子阻挡层以及半导体层,形成所述光电器件,包括:
在所述纳米柱的顶部依序生长所述有源层、所述电子阻挡层以及所述半导体层,形成所述光电器件;
或者,
在所述纳米柱的顶部与所述纳米柱的侧壁依序生长所述有源层、所述电子阻挡层以及所述半导体层,形成所述光电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85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交误差补偿处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弯道违法占道预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