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细胞衔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7552.7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魏平;付禹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85;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麦穗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衔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T细胞衔接器,包括如下结构所示融合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scFv‑HD、HD‑scFv、scFv‑HD‑scFv、HD‑scFv‑HD、HD‑HD‑scFv或scFv‑HD‑HD;其中,scFv为单链抗体,HD为异源二聚体蛋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T细胞衔接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异源二聚体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使用多组相互正交的异源二聚体蛋白构建灵活的蛋白质骨架,配合单链抗体搭建可调节的双特异及多特异性蛋白复合体结构,作为靶向模块,识别肿瘤表面抗原或免疫细胞表面分子,得到多样化的T细胞衔接器,提供双特异、三特异、四特异靶向的能力,可作为免疫治疗药物应用在肿瘤治疗中,激活T细胞信号通路,在体外与体内对肿瘤生长实现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细胞衔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免疫治疗能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以防止癌症的免疫逃避,在长期减少癌症转移和复发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与传统的化疗或放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毒性,同时通过免疫记忆提供了长期的免疫。T细胞可以通过结合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双特异性分子来重新定向识别和消除肿瘤。其中由于双特异性T细胞接衔接器(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利用双特异抗体等生物大分子或材料,同时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及TCR复合体中CD3,介导杀伤时能够绕过MHC限制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其原理是为T细胞增加识别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的能力,建立人工免疫突触,激活T细胞信号使之分泌穿孔素(Peforin)、颗粒酶(Granzyme)等进入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BiTE本质为一个多肽链,包含两个不同抗体的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结构域,其中一个单链抗体结构域用来识别任何T细胞上表达的CD3e,另一个单链抗体用来结合肿瘤细胞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以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为代表的双特异T细胞衔接器(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在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领域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双特异抗体需要有别于天然抗体的非对称结构实现其双靶向的功能,因而可以用来连接T细胞和肿瘤细胞,激活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多样化的双特异抗体平台都利用不同的技术实现了这一目的。然而,当前的BiTE疗法仍面临多重阻碍,包括对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的分辨能力不足,T细胞活性因肿瘤免疫抑制分子表达上调受到抑制等。这些因素使BiTE疗法在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实体瘤治疗中表现欠佳。因此,研究如何对以双抗为基础的T细胞衔接器进行升级改造以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以双特异抗体为基础的T细胞衔接器的结构普遍比较固定而难以更改,尤其是当需要提升靶点数目改为三特异抗体或提升价态时,需要对结构进行大幅度的变化和重新设计。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构建多特异性抗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以双特异抗体为基础的T细胞衔接器的结构普遍比较固定而难以更改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细胞衔接器,包括如下结构所示融合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scFv-HD、HD-scFv、scFv-HD-scFv、HD-scFv-HD、HD-HD-scFv或scFv-HD-HD;其中,scFv为单链抗体,HD为异源二聚体蛋白。
具体的,上述scFv与HD之间利用柔性氨基酸连接子GGGGS进行连接。
具体的,上述scFv包括靶向CD19、EpCAM、PD-L1、CD3或CD28的单链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T细胞衔接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基因合成得到scFv及HD序列,将scFv与HD连接形成不同结构的HD-scFv系列融合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7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板断销顶出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