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55428.7 | 申请日: | 2023-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骁凡;张金秋;陈磊;常海宁;谢方臣;冉茂伦;张力;宗卫;魏驰原;王昌林;颜安邦;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50008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合 c60 密实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根据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水泥16~19%,降粘剂2~4%,矿渣粉2~4%,硅灰1~2%,细骨料30~35%,粗骨料37~40%,水6~8%和聚羧酸减水剂0.2~0.3%;
其中,所述细骨料为包含机制砂与天然河砂的混合砂;机制砂的掺量由机制砂的粒径分布和天然河砂的粒径分布共同确定;
具体的,机制砂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粒径大于0.5mm,粒径为0.35~0.5mm,粒径为0.25mm~0.35mm之间和粒径小于0.25mm四部分,其中粒径大于0.5mm的机制砂的质量与总机制砂的质量比记为m,粒径小于0.25mm的机制砂的质量与总机制砂质量的比记为n;
以同样的方法将天然河砂分为四部分,四部分分别占天然河砂总量百分比的中位数记为P,四部分分别占天然河砂总量百分比的平均数记为a,根据m和n的大小以及p和a的大小确定机制砂与天然河砂的掺量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当m>n且p>a时或m<n且p<a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机制砂与天然河砂的掺量比例:
m机制砂/m天然河砂=a/m+p2/an;其中,m机制砂为机制砂的质量,单位为kg,m天然河砂为天然河砂的质量,单位为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当m<n且p>a时或m>n且p<a,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机制砂与天然河砂的掺量比例:
m机制砂/m天然河砂=p2/am+a/n;其中,m机制砂为机制砂的质量,单位为kg,m天然河砂为天然河砂的质量,单位为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粉是粒化高炉矿渣粉,比表面积为400m2/kg~500m2/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是超细二氧化硅颗粒,比表面积是1.8万m2/kg~2.2万m2/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为两种不同粒径的碎石复掺,具体为:粒径是5~10mm的碎石与粒径是10~20mm的碎石复掺,掺和质量比为0.1~0.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类型高效减水剂的固含量为13~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C60自密实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23~0.27。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碎石、混合砂和一部分拌合用水,搅拌均匀;
S2、按顺序将水泥、降粘剂和硅灰投入其中,搅拌均匀;
S3、分别将剩余的水、矿渣粉和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加入步骤S2中,继续搅拌,使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掺加掺合料的C6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先将碎石、机制砂和一部分拌合用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天然河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54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