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坯料多硬度级别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0278.4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英;胡淑娥;周兰聚;王南辉;郝燕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0;C21D8/02;B21B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坯料 硬度 级别 硬化 塑料 模具钢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冶金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同坯料多硬度级别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方法。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37%~0.42%,Si:0.30%~0.50%,Mn:1.30%~1.60%,P≤0.030%,S≤0.010%,Cr:1.60%~2.0%,Mo:0.15%~0.27%,Cu≤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铸坯加热、除鳞、粗轧、精轧和回火热处理步骤。本发明通过一种成分体系的坯料,采用不同的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生产出硬度值为29‑34HRC和硬度值为34‑37HRC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实现一种坯料生产多硬度级别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满足客户多硬度级别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同坯料多硬度级别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石油化工工艺的迅猛发展,塑料产量迅速增加,大量的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模具压制成型,塑料模具钢已成为制造业中塑料模具的核心原材料,由于塑料模具使用环境多样、构造复杂、尺寸精度高,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对模具钢硬度级别的需求不同,而模具钢属于特殊用途钢种,其成分体系较常规产品差异较大,余坯无法应用于其他钢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14959497 A提供一种预硬化合金塑料模具钢,生产方法包括KR脱硫—130t转炉—RH—板坯连铸—铸坯缓冷—加热—轧制—加速冷却控制—热处理—检测—入库。但该技术方案仅能生产28~33HRC这一硬度级别的模具钢,不能应用于其他硬度级别的模具钢的生产中。
因此,进行一种合理的坯料成分设计,再根据产品硬度值的需要,进行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的调整,实现一种坯料生产多硬度级别塑料模具钢,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余坯损失和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满足客户多硬度级别产品需求,及时完成订单交付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不同硬度级别的模具钢采用不同成分体系生产,坯料不能共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同坯料多硬度级别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方法,通过一种成分体系的坯料,采用不同的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生产出硬度值为29-34HRC和硬度值为34-37HRC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实现一种坯料生产多硬度级别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满足客户多硬度级别需求。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坯料多硬度级别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方法,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37%~0.42%,Si:0.30%~0.50%,Mn:1.30%~1.60%,P≤0.030%,S≤0.010%,Cr:1.60%~2.0%,Mo:0.15%~0.27%,Cu≤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生产方法包括铸坯加热、除鳞、粗轧、精轧和回火热处理步骤,其中,
精轧步骤的开轧温度为940~980℃、终轧温度为890~930℃,回火热处理步骤的回火温度为(600~650)±5℃,保温系数为2.0~3.0min/mm,产出的是硬度值为29-34HRC的产品;
精轧步骤的开轧温度为900~960℃、终轧温度为850~880℃,回火热处理步骤的回火温度为(520~550)±5℃,保温系数为2.0~3.0min/mm,产出的是硬度值为34-37HRC的产品。
进一步的,铸坯加热步骤的铸坯在炉时间为9~12min/cm,铸坯出炉平均温度为1190~1220℃。
进一步的,铸坯尺寸为300mm*(1800~2200)mm。
进一步的,除鳞步骤采用高压水除鳞,高压水水压≥21MPa,除磷率为100%。
进一步的,粗轧步骤为展宽后纵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0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诺昔康的精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虚拟化计算资源的动态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