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生物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8636.8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梅运军;瞿梦洁;郑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00 | 分类号: | C12P3/00;C12N1/20;B82Y40/00;C12R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许青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生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生物硒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生物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于含硒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纳米生物硒;其中,所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392。本发明利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以生物发酵的方式制备生物纳米硒,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工艺化生产,且转化率高,所制得纳米硒的粒径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生物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内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防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增强细胞修复等。而硒在全球分布不均,全球大约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缺硒地区人群的天然食品含硒量较低,很难从天然食物中达到补硒的目的。外服补硒剂可改善缺硒状况。不同化学形态的硒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生物效应及毒性作用等各方面也不同。所以,补硒产品的开发要特别注意硒产品的化学形态及添加量。常见的补硒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无机硒补硒剂及有机硒补硒剂。
有机硒补硒剂相较于无机硒补硒剂而言其生物活性及毒性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纳米单质硒的出现为硒类产品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纳米硒为红色,在水中形成红亮透明胶体,具有生物活性。由于纳米硒比其他形式的硒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更低的毒性,因此纳米硒将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但纳米硒制备存在粒径分布不均匀,其中大颗粒纳米硒不利于人体吸收的问题,因此制备纳米硒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纳米生物硒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纳米硒制备存在粒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纳米生物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于含硒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纳米生物硒;其中,所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392。
可选地,利用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于含硒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纳米生物硒的步骤,包括:
对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进行活化;
将活化后的所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接种至含硒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
从所述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出沉淀物,得到纳米生物硒。
可选地,对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进行活化的步骤,包括:
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的固体生长培养基平板上挑选单菌落接种至无菌的液体生长培养基中,于28~32℃、140~160rpm的恒温摇床中培养45~50h。
可选地,将活化后的所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Y-5接种至含硒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培养液的步骤中:
所述含硒培养液包括含氮化合物、CH3COONa、维氏盐溶液以及Na2SeO3,所述含氮化合物包括KNO3、NaNO2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含硒培养液的pH值为6.5~7.0。
可选地,每升所述含硒培养液包括0.1~1g的KNO3、5~10g的CH3COONa、50mL的维氏盐溶液和17.3~86.7mmol的Na2Se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8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触控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智能火情预警决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