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拆解的乘用车内腔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19574.4 | 申请日: | 2023-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漆东梅;勾天生;侯颖;席建斌;彭金涛;殷俊;陈华;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拆解 乘用车内腔 电泳 测量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拆解的乘用车内腔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程路线为:裙边量产管理点位A点设定→拆解车加工条件确定→拆解车电泳加工→车身全拆解→一台份膜厚测量→膜厚结果评价→量产生产条件确定→内腔量产膜厚管理基准确定→裙边量产管理点位A点膜厚日常测量→A点膜厚日常测量结果判定→异常时膜厚异常处置并记录→膜厚数据记录。本发明在确保电泳内腔膜厚测量的准确性的同时节约电泳内腔膜厚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白车身全拆解的乘用车内腔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乘用车车体钢板防腐主要依靠电泳涂膜的保护作用。车身外板、内板及内腔的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是涂装新车型试制及量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在量产阶段,车体外板均可通过便携式膜厚仪实施测量后进行膜厚评价,而内腔(尤其横梁中立柱等较为封闭部位)电泳膜厚难以测量。量产电泳内腔膜厚测量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
方法1为:量产车身电泳加工后实施全拆解,然后对拆解后的一台份钣金单品内外两面膜厚测量评价,展开频次多为1次/季度(如图1所示),若膜厚结果符合基准要求,则量产维持管理,若不符合基准要求,则排查原因、调整条件,直到膜厚结果符合基准要求。方法1具有如下缺陷:全拆解破坏性检查耗费大量人力工时、成本较高;时效性不佳,无法实时发现膜厚不足的品质问题,异常车身处理存在滞后至少3天。
方法2为:在量产车身裙内腔安装钢条,通过测量钢条膜厚间接评价车身内腔膜厚,频次为1次/天(如图2所示),若钢条上的膜厚测量结果符合基准要求,则量产维持管理,若不符合基准要求,则排查原因、调整条件,直到膜厚结果符合基准要求。方法2具有如下缺陷:因受到测量对象钢条材质、安装精度、固定方式等影响,间接测量法精度较低,测量结果无法达到实车测量的同等准确度。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节约测量成本、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基于全拆解的乘用车内腔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测量成本、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基于全拆解的乘用车内腔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全拆解的乘用车内腔电泳膜厚测量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新车型的白车身下裙边上设定管理点A;
S2、在新车型试生产阶段,确定拆解车电泳槽液参数条件和施工电压;
S3、按确定的拆解车电泳槽液参数条件和施工电压进行新车型电泳加工,确定一台作为拆解车;
S4、将拆解车实施全拆解;
S5、将拆解所得的每一个钣金单品内外两面均进行膜厚测量;
S6、对拆解所得一台份钣金单品的涂膜外观和膜厚数据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所有解剖单品涂膜无缺陷、且膜厚数据均符合预设基准,如果是,则评价结果为OK;如果否,则分析原因后重新确定拆解车电泳槽液参数条件和施工电压,并继续实时步骤S3-S6,直至评价结果为OK;
S7、根据步骤S6中评价结果为OK时拆解车对应的槽液参数和电压条件,确定新车型的量产加工条件;
S8、根据步骤S6中评价结果为OK时拆解车上管理点A处膜厚,确定管理点A的膜厚管理基准;
S9、按步骤S7确定的加工条件进行新车型量产,按预设的测量频次对管理点A处进行膜厚测量;
S10、将步骤S9所得管理点A处的测量值与步骤S8确定的膜厚管理基准进行对比:
若符合管理基准,则操作结束;若不符合管理基准,则查找原因在量产加工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微调,直到后续量产的管理点A处测量值符合管理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9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