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7385.3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娆;周丽萍;王化;杨旭;李梦莎;杨轶华;战红;张继舟;于志民;朱良玉;赵丽薇;孙大昭;刘晓佳;张悦;张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后 蓝莓 果实 成熟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属于蓝莓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蓝莓植株进入冬季休眠期开始,在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中依次进行逐级降温、蓄积低温和逐级升温三个阶段处理,延迟所述蓝莓植株的萌发时间和果实成熟时间。本发明是在半地下棚室条件下,突破季节限制,延迟蓝莓花芽及叶芽的萌发,直至将整个生长期延后,最终实现蓝莓鲜果延季上市。通过本发明能源消耗低、管理容易的栽培方法,既填补了国内蓝莓鲜果市场空档期,也因蓝莓鲜果的错峰上市,为蓝莓种植带来更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莓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又称为越橘(VacciniumSpp),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灌木。成熟的蓝莓果实呈蓝紫色,果实风味独特,富含花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视力和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多种功效,是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的新兴水果。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除了9月~10月之外,全年均有蓝莓鲜果生产上市。每年9月~10月虽然市场上也有蓝莓供应,但多为进口鲜果或者是国内贮藏保鲜的果实。无论是进口鲜果还是贮藏保鲜的果实,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营养成分在运输保藏过程中会有所损失,口感也会下降,使消费者体验很差。为了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者需求,实现蓝莓全年鲜果生产供应,蓝莓鲜果反季节种植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目前,蓝莓鲜果的反季节生产多是在设施条件下促使蓝莓鲜果提前上市。因蓝莓反季节生产具有早熟、鲜果商品率高和市场价格高等优势,日光温室和冷棚栽培成为当前北方的重要种植方式。北方设施条件下,通过加温、保温等措施,促使蓝莓提前开花结果,已经实现了冬季和早春有鲜果生产供应。但是在北方寒冷地区,由于冬季严寒,设施生产加温成本高等因素制约,这种生产方式仍存在:口感差、能源消耗大、生产管理要求高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发明了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能耗低,管理简单,能够弥补蓝莓鲜果生产空档期,实现全年都有鲜果生产供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是在半地下棚室条件下,突破季节限制,延迟蓝莓花芽及叶芽的萌发,直至将整个生长期延后,最终实现蓝莓鲜果延季(9月~10月)上市。通过本发明能源消耗低、管理容易的栽培方法,既填补了国内蓝莓鲜果市场空档期,也因蓝莓鲜果的错峰上市,为蓝莓种植带来更高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蓝莓植株进入冬季休眠期开始,在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中依次进行逐级降温、蓄积低温和逐级升温三个阶段处理,延迟所述蓝莓植株的萌发时间和果实成熟时间;
所述逐级降温是指将所述大棚内气温从0℃降至-18℃~-12℃、地温降至-15℃~-10℃,降温时间持续35~45天;
所述蓄积低温是指将所述大棚内气温降至-18℃~-12℃后,在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中蓄积3个月~4个月,使蓄积低温阶段结束时大棚气温为8~12℃、地温为5℃~8℃;
所述逐级升温为将所述大棚内气温逐渐升至18~22℃、地温升至16℃~24℃,升温时间持续为35~45天。
优选的,所述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包括钢骨架、后墙、山墙、覆膜,所述大棚内的下挖深度为0.8~1.2m。
优选的,所述后墙的墙体厚度为0.37m~0.62m、高度为4.0m~4.5m;所述山墙的墙体厚度为0.37m~0.62m;所述后墙和所述山墙的墙体外加厚度为0.06m~0.12m的保温层;所述覆膜为透光率85%~95%的无滴膜,所述无滴膜上方加盖防水棉毡被。
优选的,所述大棚内每100m2~150m2设置一组空气扰流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7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