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7385.3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娆;周丽萍;王化;杨旭;李梦莎;杨轶华;战红;张继舟;于志民;朱良玉;赵丽薇;孙大昭;刘晓佳;张悦;张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后 蓝莓 果实 成熟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延后蓝莓果实成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从蓝莓植株进入冬季休眠期开始,在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中依次进行逐级降温、蓄积低温和逐级升温等三个阶段处理,延迟所述蓝莓植株的萌发时间和果实成熟时间;
所述逐级降温是指将所述大棚内气温从0℃降至-18℃~-12℃、地温降至-15℃~-10℃,降温时间持续35~45天;
所述蓄积低温是指将所述大棚内气温降至-18℃~-12℃后,在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中蓄积3个月~4个月,使蓄积低温阶段结束时大棚气温为8~12℃、地温为5℃~8℃;
所述逐级升温为将所述大棚内气温逐渐升至18~22℃、地温升至16℃~24℃,升温时间持续为35~45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地下钢骨架拱型大棚包括钢骨架、后墙、山墙、覆膜,所述大棚内的下挖深度为0.8~1.2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的墙体厚度为0.37m~0.62m、高度为4.0m~4.5m;所述山墙的墙体厚度为0.37m~0.62m;所述后墙和所述山墙的墙体外加厚度为0.06m~0.12m的保温层;所述覆膜为透光率85%~95%的无滴膜,所述无滴膜上方加盖防水棉毡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内每100m2~150m2设置一组空气扰流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植株的品种为北高丛蓝莓的晚熟品种;所述蓝莓植株为2年以上生、株高≥0.6m,并具有3个以上分枝的健壮蓝莓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级降温的处理过程中,白天覆盖棉毡被,夜间卷起棉毡被,并开启空气扰流扇每天强制通风4h~5h;当棚内气温降至-10℃时,停止卷放棉被,关闭扰流扇;此后棚内温度随外界温度持续降低,直至气温降至-18℃~-12℃、地温降至-15℃~-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积低温的处理过程中,在所述棉毡被外加盖双层铝箔隔热反光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逐级升温的处理过程中,撤除所述双层铝箔隔热反光膜后,第1~3天,日出时放下3/4棉毡被,日落后1小时完全卷起棉毡被;第4~6天,日出时放下1/2棉毡被,日落后1小时完全卷起棉毡被;第7~9天,日出时放下1/4棉毡被,日落后1小时完全卷起棉毡被;第10天,完全卷起棉毡被,开启上下通风口全天候进行自然通风,同时覆盖遮阳率为60~80%的遮阳网,遮阳时间为24h;之后逐渐减少遮阳时间,第11~13天,遮阳时间为日出后1小时至日落前1小时;第14~16天,遮阳时间为日出后2小时至日落前2小时;第17~19天,遮阳时间为日出后3小时至日落前3小时;第20天后,植株能适应外界温湿度条件,撤除全部遮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73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