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武当鸡头黄精熟黄精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6886.X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燕;张文丽;赵利军;石金敏;周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医药学院;十堰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14;G01N30/02;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方菲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鸡头 黄精 制备 方法 质量 评价 | ||
本发明提供武当鸡头黄精熟黄精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熟黄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武当山野生或武当山区域家种三年以上的鸡头黄精块茎,预处理得切片;将切片进行隔水蒸制,蒸制时长不低于8h,再利用锅内余热进行焖制,得黄褐色黄精片;将黄褐色黄精片经热风循环干燥,放凉过夜,得半干黄精片;将半干黄精片喷水浸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熟黄精粉末色泽棕黑油亮,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不大于0.3mg/g,总色值不超过20,果糖含量不少于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武当鸡头黄精熟黄精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黄精来源于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zngzanumColl.EtHems.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黄精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黄精食疗养生始见于魏晋时期稽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生黄精直接食用有咽喉刺激感,加工中皮肤直接接触生黄精,局部会产生红痒过敏反应,经过熟化处理后能消除这种不良反应,增加甜味,便于服食。因此黄精历代的食用药用的炮制方法很多,最早见《雷公炮炙论》记载的单蒸法,规定蒸制的时辰要求。唐代《千金翼方》记载了黄精重蒸制法,并规定了采收时间、药用部位等要求。尤其是孟诜的《食疗本草》记载了最早的“九蒸九晒”炮制方法,强调炮制完成的质量要求。宋代《太平圣惠方》创新了黄精的加辅料“酒蒸法”,规定炮制工具及辅料用量。明清以后黄精的炮制方法有多种创新,但主流还是主张九蒸九晒,其根本意图均是为去除“刺人咽喉”的口感和达到“不尔朽坏”的目的,从而增强其“滋阴补肾,健脾润肺”的作用。
现代临床药用黄精饮片有黄精及酒黄精两种。民间食用黄精多数需要炮制,加酒九蒸九晒的制法应用比较多,这种制法耗时较长、工艺繁杂、辅料酒的标准不统一、炮制质量评价只有感官标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武当鸡头黄精熟黄精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武当鸡头黄精熟黄精,质量标准要求为:熟黄精粉末色泽棕黑油亮,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不大于0.3mg/g,总色值不超过20,果糖含量不少于10%。
本发明提供武当鸡头黄精熟黄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武当山野生或武当山区域家种三年以上的鸡头黄精块茎,去除杂质及须根,清洗,摊晾,横切,得切片;
S2,将所述切片进行隔水蒸制,蒸制时长不低于8h,再利用锅内余热进行焖制,得黄褐色黄精片;
S3,将黄褐色黄精片取出,置于60±10℃热风循环干燥6±2h,放凉过夜,得半干黄精片;
S4,将所述半干黄精片喷水浸润,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至熟黄精粉末色泽棕黑油亮,5-HMF含量不大于0.3mg/g,总色值不超过20,果糖含量不少于10%,得熟黄精。
优选地,将所述半干黄精片喷水浸润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共5次。
优选地,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5-HMF和果糖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医药学院;十堰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医药学院;十堰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68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