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6538.2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泓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60/00;B60W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朱忠俊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健康 状态 检测 智能 驾驶 避险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及方法,包括可穿戴式的健康监测设备和车端的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所述健康监测设备设有健康监测系统,所述健康监测系统与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和分析预警模块,所述分析预警模块与所述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通信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将可穿戴式的健康监测设备与车辆相结合,提高其通用性。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对驾驶员的健康数据进行采集,然后传输至分析预警模块中,判断驾驶员健康状态是否存在异常,若异常发送数据给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启动自动驾驶的安全领航辅助模式,实现车辆自动接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最为常见及使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日益提高,驾驶员的数量也在节节攀升。驾驶员的健康状态对于安全驾驶是很重要的,但驾驶员的健康状态不尽相同,同一个驾驶员每天的健康状态也是不同的,有可能出现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突发疾病,无能力控车,导致出现交通事故。
现今已经有一些可穿戴式移动设备可检测人体的健康状态,包括手环、智能手表等,可以对心率、血压、心电、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此外,如今智能驾驶系统发展迅速,已经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基于高精地图的领航辅助、紧急避险等功能。但是现有技术基本是在车内集成一套驾驶员健康状态检测系统,不能将市面上已有的可穿戴式移动设备与车辆相结合,不具有通用性;或检测到驾驶员突发疾病无法控车时,只能进行自动紧急制动,而不能实现车辆自动接管并寻找适合的地点安全停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驾驶员健康状态检测系统,不能将市面上已有的可穿戴式移动设备与车辆相结合,不具有通用性,以及驾驶员突发疾病无法控车时,只能进行自动紧急制动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包括可穿戴式的健康监测设备和车端的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所述健康监测设备设有健康监测系统,所述健康监测系统与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和分析预警模块,所述分析预警模块与所述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通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所述健康监测系统与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通信连接,实现了将可穿戴式的健康监测设备与车辆相结合,提高其通用性。且所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和分析预警模块,所述分析预警模块与所述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通信连接的设置,健康数据采集模块对驾驶员的健康数据进行采集,然后传输至分析预警模块中,进行分析判断,判断驾驶员健康状态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将就发送数据给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启动自动驾驶的安全领航辅助模式,解决了驾驶员突发疾病无法控车时,只能进行自动紧急制动的问题,实现车辆自动接管。
进一步,所述集成式智能驾驶系统包括感知模块、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执行模块,所述感知模块、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执行模块顺序通信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感知模块通过传感器识别车辆目标、车道线等;然后将信号发送给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根据感知模块的信号,进行融合、规划、控制、决策,然后将信号发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输出最终的控制命令,并传递给发动机、变速器、制动车系统以及转向系统控制器,实现启动、加速、跟车、换道、停车等。
进一步,所述感知模块为设置于车身周围的若干感应模块。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设置于车身周围的若干感应模块主要是全方位感应车身周围的车辆、行人、骑行者以及障碍物情况,便于安全驾驶。
进一步,若干感应模块包括设置于车身周围的若干雷达以及设置于车身前端的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6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取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复氧型潜流人工湿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