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4900.2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8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王若帆;江峰;李强;吉勤克补子;焦恒;先开;陈刚;涂明江;穆照猛;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0;E02D19/12;E03F5/22;E03F7/00;E03B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知行合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0 | 代理人: | 田敏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系统 上游 地下 水污染 地学 治理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污染调查:调查污染源处的地下水流向、隔水底板的位置以及污染羽的侧向边界;
S2、帷幕施工:在地下水的流向下游,建设拦截帷幕;
S3、抽排井施工:在污染源和拦截帷幕之间建设污水抽排井,所述抽排井位于污染羽;
S4、污水抽排:将抽排井内的污染地下水通过抽水系统抽出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拦截帷幕设置为两排,两排的拦截帷幕之间的间距为1.2-2.5m,两排拦截帷幕均呈弧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拦截帷幕向下延伸至隔水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污水抽排井设置为多个并沿拦截帷幕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污水抽排井向下贯穿污染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系统包括:
承载体,设置于抽排井的井口;
抽水管,竖向布置于抽排井内,并与承载体连接,且所述抽水管连接有抽水泵;
爬梯,竖向设置于抽排井的内壁;
浮动架,位于抽排井内,套设于抽水管,且与爬梯滑动连接;
洗井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浮动架;
驱动装置,设置于洗井装置与浮动架之间,用于驱动洗井装置绕抽水管转动;
供水组件,与洗井装置连接;
所述抽水系统的工作步骤为:
A1、将浮动架、洗井装置布置于抽排井内,将洗井装置与供水组件连接;
A2、通过抽水泵将抽排井内的水抽出,浮动架随着水位降低而到达抽排井的底部;
A3、驱动装置驱动洗井装置绕抽水管转动,供水组件向洗井装置供水,通过洗井装置对抽排井的井壁进行冲洗,地下水渗入抽排井内进行蓄水,抽排井内水位上升以驱使浮动架上浮;
A4、地下水水位稳定后,通过抽水泵将抽排井内的水抽出,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洗井装置绕抽水管转动,供水组件继续向洗井装置供水,通过洗井装置继续对抽排井的井壁进行冲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包括平行布置的两竖杆,所述浮动架包括:
相对布置的两半圆浮座,两半圆浮座通过螺栓连接以围成套设于抽水管的环圈,且半圆浮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导轮;
相对布置的两半圆齿条,两半圆齿条各自设置于一半圆浮座上以围成第一齿圈;
导浮座,两侧均插设有导杆架,两所述导杆架的相对侧设置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与竖杆相贴;
连接架,分别与半圆浮座和导浮座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水系统上游的地下水污染地学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洗井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导轨、直齿条、第二安装座、第二电机、第二齿圈、第三电机和喷头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浮置于水面,且与半圆浮座的外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安装座上并安装有与半圆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导轨和直齿条平行布置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安装座滑动设置于导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并安装有与直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座,并使第一安装座位于第二齿圈内侧,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并安装有与第二齿圈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喷头座与第二齿圈相连接,并具有倾斜布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喷嘴;
所述抽水系统的工作步骤还包括:
A5、浮动架下移至距离抽排井底面2-3m时,所述第三电机驱使第二齿圈转动以使喷头座移动至第二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驱使第二安装座沿导轨往复移动,驱动装置继续驱动洗井装置绕抽水管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49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