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HJD的SiC V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2836.4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4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静;付皓瑜;袁昊;宋庆文;汤晓燕;弓小武;张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H01L29/06;H01L2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万艳艳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hjd sic vdmosfet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HJD的SiC V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化漏极、N+衬底层、N‑外延层、P‑基区、P+注入区、N+注入区、N‑掺杂区、P+多晶硅区、栅介质层、N+多晶硅栅极和金属化源极。其中,P‑基区、P+注入区和N‑掺杂区的深度相同,源极与P+注入区、N+注入区和P+多晶硅区之间的接触界面为欧姆接触,P+多晶硅区与N‑掺杂区的界面为异质结接触。本发明在器件内集成了异质结二极管结构,提高了元胞面积的利用率,进一步减小开启电压的同时减小了栅电容,减小了开启时间和器件的开关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HJD的SiC V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化学式SiC)材料相比于Si来说拥有更大的禁带宽度,临界击穿电场更大,且热导率更高,使得SiC器件具备更好的抗辐射性,低导通电阻,低能量损耗。总的来说,SiC器件在大功率、高温高辐射环境、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Transistor,简称MOSFET)具有集成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系统。SiC MOSFET作为新型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因其通态电阻小、开关速度快、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受工业界看好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而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VDMOSFET)是一种应用广泛的MOSFET。
SiC MOSFET在电力电子系统中主要充当电子开关,当MOSFET处于截止状态时,漏极和源极之间会有一个反向的漏电流,如果不加二极管反并联,这个漏电流可能会导致电路中其他器件的损坏。另外,当SiC MOSFET用于交流电路的整流时,由于MOSFET只能在正向电压下导通,需要使用一个反并联二极管来提供反向电压下的导通通道,从而实现电流的整流。故通常需要在SiC MOSFET体外反并联或者体内集成一个二极管以改善SiC MOSFET体二极管的性能,从而提高SiC MOSFET的工作效率。
在SiC MOSFET体外反向并联二极管可大幅度改善SiC MOSFET体二极管的性能,但会增大电路的占用空间,提高器件的封装成本且会引入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导致反向二极管的响应速度较慢,故现有的技术均在SiC MOSFET内部集成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简称SBD)以及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Schottky Diode,简称JBS),但内部集成的SBD与JBS仍具有较大的开启电压,并且具有很高的设计复杂度和制造成本,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HJD的SiCV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成HJD的SiC VDMOSFET器件,所述SiC VDMOSFET器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化漏极、N+衬底层和N-外延层,所述金属化漏极与所述N+衬底层之间为欧姆接触;所述N-外延层内设置有第一P-基区、第二P-基区、第一P+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第二N+注入区、第一N-掺杂区、第二N-掺杂区,其中,
所述第一P-基区和所述第二P-基区之间通过所述N-外延层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P+注入区位于所述第一P-基区远离所述第二P-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P+注入区位于所述第二P-基区远离所述第一P-基区的一侧;
所述第一N+注入区设置在所述第一P-基区内,所述第二N+注入区设置在所述第二P-基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2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点与中座内挂式触点开关
- 下一篇:一种智能喂丝机止滑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