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变用大尺寸Bi2212超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9294.5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4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于敏;杨东昇;秦经刚;周孟良;高鹏;周超;金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6/00;H01B12/02;G21B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徐章伟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变 尺寸 bi2212 超导 磁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制备聚变用大尺寸Bi2212超导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Bi2212超导磁体,所述Bi2212超导磁体由CICC导体绕制得到;
(2)对所述Bi2212超导磁体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包括:
(2-1)升温至200℃~400℃,并保温10h~30h;
(2-2)继续升温至500℃~700℃,并保温10h~30h;
(2-3)继续升温至800℃~840℃,并保温1h~3h;
(2-4)控制升温速率为10℃/h~60℃/h,继续升温至883℃~895℃,并保温0.2h~1.5h;
(2-5)控制降温速率为5℃/h~30℃/h,降温至875℃~880℃;
(2-6)控制降温速率不大于5℃/h,继续降温至820℃~840℃,并保温2h~100h;
(2-7)继续降温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CICC导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Bi2212超导电缆、内金属铠甲层和外金属铠甲层,所述Bi2212超导电缆包括Bi2212缆线和叠包在所述Bi2212缆线表面的第一包带层,所述Bi2212缆线由多根Bi2212子缆围绕中心冷却管绞制而成;和/或,
所述Bi2212超导磁体的重量不低于50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内金属铠甲层的材质包括选自金、银、银镁合金、银锰合金和银铋合金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外金属铠甲层的材质包括选自镍铬合金Ni80Cr20、不锈钢316LN、钕铁硼N50、Inconel650、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X-750和高锰奥氏体不锈钢JK2LB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中心冷却管的材质包括选自金、银、银镁合金、银锰合金和银铋合金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包带层为第一不锈钢包带层;
所述Bi2212子缆由Bi2212股线经多级绞制得到,所述绞制级数不大于4级;
所述Bi2212子缆为四级缆,所述四级缆的表面叠包有第二包带层,所述第二包带层为第二不锈钢包带层;
所述Bi2212超导磁体的重量不低于50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Bi2212超导磁体的制备过程包括:
(1-1)将多根Bi2212超导股线绞制为一级缆;
(1-2)将多根所述一级缆绞制为二级缆;
(1-3)将多根所述二级缆绞制为三级缆;
(1-4)将多根所述三级缆绞制为四级缆;
(1-5)将多根所述四级缆围绕中心冷却管绞制为五级缆;
(1-6)将所述五级缆穿入内金属铠甲层;
(1-7)将包覆有内金属铠甲层的五级缆穿入外金属铠甲层,得到所述CICC导体;
(1-8)对所述CICC导体进行绕制,得到具有预期形状的Bi2212超导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
进行所述热处理时,控制所述Bi2212超导磁体所处的加热环境为惰性气体和/或氮气气氛,或控制所述Bi2212超导磁体所处的加热环境为真空环境;
进行所述热处理时,还包括:向所述CICC导体内通入反应气体,所述反应气体为惰性气体和氮气中的至少之一与氧气的混合气;
利用温度采集装置与所述Bi2212超导磁体表面接触,获得所述Bi2212超导磁体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
步骤(2-1)、步骤(2-2)和步骤(2-3)中的升温速率分别独立地为15℃/h~50℃/h,步骤(2-7)中的降温速率不大于200℃/h;
步骤(2-4)中,所述保温时间为0.2h~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92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