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97368.8 | 申请日: | 2023-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0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森;李柯杭;李秀雪;王聪;黄睿;徐顶娥;陈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张沛钦 |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动态 驾驶 姿势 智能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包括检测座椅(1)、计算机(2)、交互显示屏(3)、检测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4)包括气泵(5)、输气管道(6)、调节块(7)、密闭室(8)、固定电阻(9)、固定电阻接线(10)、滑动电阻接线(11)、电流检测装置(12),气泵(5)安装在密闭室(8)外侧,通过输气管道(6)与密闭室(8)连接进行气体交换,调节块(7)为密闭方体小块,调节块(7)镶嵌安装在密闭室(8)上,和密闭室(8)无缝接触,固定电阻(9)垂直于密闭室(8)顶面安装在调节块(7)侧面上,固定电阻(9)上端连接固定电阻接线(10),固定电阻接线(10)另外一端连接在电流检测装置(12)上,滑动电阻接线(11)一端固定设置在密闭室(8)的调节块(7)安装口上,滑固定电阻(9)下端与动电阻接线(11)滑动接触,另一端连接到电流检测装置(12),每对固定电阻(9)、固定电阻接线(10)和滑动电阻接线(11)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通路中的电阻随着调节块(7)的活动而变化,气泵(5)、电流检测装置(12)与计算机(2)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室(8)内安装有气压检测计,用于检测密闭室(8)内的气压,气压检测计与计算机(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座椅(1)后侧安装有储气罐(13),罐体管道(14)由两段构成,每段都有多根管道,两段中间设置一个总的控制阀(15),靠近储气罐(13)的一段连接储气罐(13)和控制阀(15),另一段连接控制阀(15)和气泵(5),控制阀(15)还设置一个对外部的开口,可吸入外部空气或将内部气体直接排到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块(7)为密闭空心结构,调节部(7)的顶部平面边缘倒角处理,在使用时不刺到人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对检测模块(4)进行编组,一块区域的检测模块(4)设置位一个编组,形成编号,通过计算机(2)对整个编组进行集中控制,编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座椅(1)外部可拆卸包裹一层蒙皮,蒙皮盖住包括检测模块(4)在内的所有内部结构。
7.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的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其特征在于:电流检测装置由电流计、电压计和微型控制器组成,电流计和电压计与微型控制器连接,测量计算得出电流值和电压值,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率计算公式得到关系式:
式中:ρ为电阻率,s为电阻横截面积,表示电压计所测电压值,表示电流计所测电流值,表示实时电阻长度;
已知电阻率和电阻横截面积,电阻值与长度是比例关系,测量得电阻值变化量就能得到位移变化量,即可通过测出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电阻实际长度,通过原长度减去实际长度得出调节块移动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检测动态驾驶姿势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模块软硬度测量方式为,通过密闭空腔内的气压检测计测得密闭空腔气压,调节部的移动距离已计算出,此时外部气压为大气压,通过气压差可计算出两个不同气压形成的合力,内部气压作用力的计算公式为:
外部气压作用力为:
在检测座椅坐垫区域的调节部为上下活动,受到重力影响,此时调节部的作用力为:
在检测座椅靠背区域的调节部前后移动,不受重力影响,此时调节部的作用力为:
式(5)(6)(7)(8)中:Fn为内部气压作用力,F0为外部气压作用力,为内部气压,为调节部的外截面面积,为调节部的环状结构的截面面积,为外部大气气压,为调节部重力,为调节部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当人体靠在座椅上时,此时外部气压不做功,所以人受到的作用力即内部气压和重力给调节部的作用力,靠背区域作用力为,坐垫区域作用力为,通过人受到的作用力反应检测模块的软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73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