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2261.4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0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凌敏;马小军;沈君;王良;贾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以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18;B65D65/40;B29D7/01;C08L23/06;C08L23/08;C08K3/04;C08L71/02;C08K5/544;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品包装 聚乙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外层、中层和内层共挤而成,所述外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LDPE0.8-1.2份、LLDPE0.8-1.4份、茂金属聚乙烯2.6-3.4份、透-5 0.4-0.6份、10063 0.8-1.2份和PPA0.4-0.6份;
所述中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LDPE0.8-1.2份、LLDPE0.8-1.2份、茂金属聚乙烯2.5-3.5份、PPA0.4-0.6份;
所述内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LDPE0.8-1.2份、LLDPE0.8-1.4份、茂金属聚乙烯1.7-2.3份、透-5 3.2-3.8份、10063 2.7-3.3份和PPA0.4-0.6份;
其中,所述外层、中层和内层原料中均含有重量百分含量为0.01-0.05%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和重量百分含量为0.005-0.01%的交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三亚乙基四胺、二乙胺基丙胺、2-乙基-4甲基咪唑、2-异丙基咪唑、2-苯基咪唑和四氣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0.3-0.5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分散于150-180重量份的水中,然后加入0.025-0.035重量份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与0.03-0.05重量份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然后加入0.4-0.6重量份的NH2-PEG-NH2,搅拌至溶解,然后在氮气氛围下,60℃回流反应24h,冷却后,离心,干燥,得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NH2-PEG-NH2的分子量为4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中层和内层原料中均含有重量百分含量为0.01-0.03%的硅烷偶联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和A151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原料中添加的茂金属聚乙烯为两种型号的混合物,其重量份比为1:1,两种型号分别为0520和05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薄膜的厚度为40-80μm,所述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厚度比为3:4:3。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药品包装用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各原料分别加入各层的混料机,搅拌15min以上,然后分别送至各层的料斗中;
S3、待挤出机和模头加入已加热至160-170℃并保温2h以上后,依次开启主风机、上牵引辊、下牵引辊、各层吹塑的仪器设备;
S4、待料均匀挤出后手动进气使处于熔融状态的混合聚乙烯树脂形成膜泡,将其穿入上牵引辊,按薄膜走向依次穿过各导向辊、电晕机、冷却辊、下牵引辊、收卷装置;继续手动进气,熔融状态的混合聚乙烯树脂形成稳定的膜泡后,且聚乙烯薄膜宽度和厚度达到设定值;打开内冷进、出气自动平衡开关,使膜泡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并能得到良好冷却;
S5、启动电晕机电晕处理薄膜外层表面,收卷,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以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以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22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