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1825.2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英;张驰;闫福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冯珺;温猛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温热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包括常通流道、至少一个可调流道、进口截止阀和出口截止阀;所述可调流道设置在所述电池内电芯包络面的外侧,所述进口截止阀设置在所述可调流道的进口,所述出口截止阀设置在所述可调流道的出口;所述常通流道的进出口与所述可调流道的进出口相通;所述进口截止阀和所述出口截止阀可基于所述电池的保温需求,控制所述可调流道内的冷却液流量,使得所述可调流道处于真空状态,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热管理。本申请可以使冷却液在夏季通过可调流道实现更快的散热,而其他季节实现对电池的保温和对电池的余热回收,避免了热量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热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对电动汽车能耗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动汽车的电池的保温与散热成为电动车整车热管理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般而言,在夏季,电池趋向于更快的散热,以保证电池不会出现过热和热失控的情况;在春秋季和冬季,电池趋向于储存热量,一方面使得电池工作在更适宜的电芯温度区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用于乘客舱加热。以上两者在硬件设计上存在天然的矛盾,难以在一个电池系统中同时满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的保温与散热设计矛盾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保温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可以使冷却液在夏季通过常通流道和可调流道实现更快的散热,而在冬季则由于可调流道的真空状态实现对电池的保温和对电池的余热回收,避免了热量的浪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包括:
常通流道,至少一个可调流道、进口截止阀和出口截止阀;
所述可调流道设置在所述电池内电芯包络面的外侧,所述进口截止阀设置在所述可调流道的进口,所述出口截止阀设置在所述可调流道的出口;所述常通流道的进出口与所述可调流道的进出口相通;
所述进口截止阀和所述出口截止阀可基于所述电池的需求,控制所述可调流道内的冷却液流量,使得所述可调流道处于真空状态,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热管理。
可选的,所述可调流道包括第一可调流道和第二可调流道;
所述进口截止阀包括第一进口截止阀和第二进口截止阀;
所述出口截止阀包括第一出口截止阀和第二出口截止阀;
所述第一可调流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可调流道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可调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可调流道的出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对称设置于所述电池的外侧,所述进口管与所述可调流道的进口连接,所述出口管与所述可调流道的出口连接,其中,
所述进口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可调流道的进口以及所述第二可调流道的进口连接,所述出口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可调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可调流道的出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可调流道设置在所述电池内电芯包络面的外侧,所述第二可调流道设置在所述电池内电芯包络面的外侧,所述第一可调流道与第二可调流道夹住所述电池内电芯包络面。
可选的,所述常通流道通过正常电池的电芯和加热需求布置;
所述常通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口管连接,所述常通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口管连接,所述常通流道与所述可调流道并联。
可选的,所述常通流道的形状为波浪形、弓字形和/或锯齿形。
可选的,所述电池保温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若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调节所述进口截止阀和所述出口截止阀的状态均为开启状态,冷却液经所述可调流道流经所述电芯包络面,为所述电池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1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