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箔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88740.9 | 申请日: | 2023-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举;明智耀;虞靖;肖永祥;施玉林;明荣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铭丰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10 | 分类号: | C25D5/10;C25D7/06;C25D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董大媛 |
| 地址: | 213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箔 及其 表面 处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铜箔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铜箔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铜箔的毛面涂覆甲基苯并三氮唑的乙醇溶液,得到包含甲基苯并三氮唑的铜箔;对包含甲基苯并三氮唑的铜箔进行电沉积铜,得到中间铜箔;对中间铜箔进行电沉积锌钴钼合金层,得到包含合金层的铜箔;在包含合金层的铜箔的表面涂覆聚钛硅氧烷溶液进行固化,完成对铜箔的表面处理。本发明处理后的铜箔在300℃烘箱中60min无氧化点,在350℃烘箱中25min无氧化点,高温防氧化性能优异;其在常温的拉伸强度达到739MPa,300℃下加热60min后的拉伸强度达到692MPa,具有十分优异的耐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箔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逐渐向小型化、薄型化、多功能化方向过渡,印制电路板的集成程度逐渐增大,电子线路趋向于高精细和高密度化,这对PCB基板材料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工艺中,往往选择向基材中加入高耐热性的无机材料来提高基材的耐热性,然而这会导致基材树脂含量的降低,致使铜箔与基板的结合力下降。近年来,以电镀锌或锌镍合金为主的工艺逐渐普遍,其优点是电解液成分简单,便于电解液的循环利用;但其缺点是所得铜箔的耐热性较低。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提升铜箔耐热性的表面处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铜箔及其表面处理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箔的表面处理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在铜箔的毛面涂覆甲基苯并三氮唑的乙醇溶液,得到包含甲基苯并三氮唑的铜箔;
(2)对包含甲基苯并三氮唑的铜箔进行电沉积铜,得到中间铜箔;
(3)对中间铜箔进行电沉积锌钴钼合金层,得到包含合金层的铜箔;
(4)在包含合金层的铜箔的表面涂覆聚钛硅氧烷溶液进行固化,完成对铜箔的表面处理。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甲基苯并三氮唑的乙醇溶液中甲基苯并三氮唑的质量浓度为3.5~4.5g/L,所述涂覆的厚度为5~50nm。
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电沉积的溶液中包含下列组分:硫酸铜、硫酸、明胶、聚乙二醇、柠檬酸钠和水;
所述硫酸铜、硫酸、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50~70:65~135:0.6~1.2:800~1200;所述聚乙二醇的浓度为25~60ppm,所述柠檬酸钠的浓度为60~110ppm。
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电沉积的温度为30~40℃,所述电沉积的电流密度为2~8A/dm2,所述电沉积的厚度为1~3μm。
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电沉积的溶液中包含下列组分:七水合硫酸锌、七水合硫酸钴、七水合钼酸铵、硫酸铵、明胶、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和水;
所述七水合硫酸锌、七水合硫酸钴、七水合钼酸铵、硫酸铵、明胶、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和水的质量比为10~20:3~6:0.05~0.1:5~10:0.1~0.2:0.3~0.5:800~1200。
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电沉积的温度为40~50℃,所述电沉积的电流密度为4~7A/dm2,电沉积的时间为4~6s。
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聚钛硅氧烷溶液的溶剂为水和乙醇,所述聚钛硅氧烷、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5~15:5~30:40~100,所述涂覆的厚度为0.3~2μm。
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固化的温度为180~22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0.5~2.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铭丰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铭丰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8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