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1722.8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袁弘;陈思敏;胡富强;孟廷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8/29;A61K47/24;A61K47/10;A61K47/12;A61K47/14;A61P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立帕肽 固体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所述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包括特立帕肽和包被特立帕肽的脂质材料;由特立帕肽、至少一种第一种脂质材料和至少一种第二种脂质材料通过溶剂扩散法制成;所述第一种脂质材料为脂肪酸、脂肪醇或脂肪酸甘油酯;所述第二种脂质材料为阴离子脂质。本发明利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包载特立帕肽,保护特立帕肽免受胃肠道环境破坏,增加药物的吸收,实现特立帕肽的口服递送,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皮下注射,口服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更高的依从性,为广大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和骨折的风险增加。据报道,截止到2020年,全球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超过2亿,平均3秒发生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案例。骨质疏松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医疗保健的费用,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防治亟待解决。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为:(1)钙剂和维生素D;(2)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磷酸盐和RANKL抑制剂等;(3)骨形成促进剂,如特立帕肽、阿巴洛肽、骨硬化蛋白抗体和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等。其中特立帕肽是人甲状旁腺激素N端1-34个氨基酸片段,是FDA第一个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合成代谢药物,特立帕肽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抑制成骨细胞凋亡,从而促进骨形成,改善骨量。目前,特立帕肽需要每天一次在大腿或腹部皮下注射给药,给药时间长达2年,给患者造成不便和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迫切需要一种更便捷、无创的给药方式。
公开号为CN1061103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特立帕肽鼻腔给药脂质体制剂,由特立帕肽0.01~0.5g、磷脂0.1~1.5g、胆固醇0.015~0.6g、DSPE-PEG2000 0.015~0.2g、脂质体膜调节剂0.012~0.5g、稳定剂0.02~0.3g通过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成。虽然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更高,但鼻纤毛的清除作用、生理病理状态等对药效会产生很大影响。
公开号为CN11459938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包含特立帕肽的口服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由特立帕肽、脱氧胆酸、Nα-脱氧胆酰基-L-赖氨酰甲基酯(脱氧胆酸衍生物)和D-α-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组成的离子键复合物,该口服药物组合物能够提高肠道粘膜渗透率和生物利用度,但需要多种药物的联用,使用脱氧胆酸和脱氧胆酸衍生物作为吸收促进剂。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以天然或合成的高熔点脂质为载体材料制成的纳米粒,药物被包裹或镶嵌在脂质内。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保护多肽药物免受胃肠道恶劣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肽酶和蛋白酶的降解。形成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脂质材料无毒、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固体脂质纳米粒易于大规模生产和灭菌。以固体脂质纳米粒为载体实现特立帕肽的口服给药是一种可选的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利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包载特立帕肽,能够保护特立帕肽免受胃肠道环境破坏,增加药物的吸收,实现特立帕肽的口服递送,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所述特立帕肽固体脂质纳米粒包括特立帕肽和包被特立帕肽的脂质材料;由特立帕肽、至少一种第一种脂质材料和至少一种第二种脂质材料通过溶剂扩散法制成;
所述第一种脂质材料为脂肪酸、脂肪醇或脂肪酸甘油酯,包括但不限于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十八醇、硬脂酸或油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1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