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后全果处理促进塔罗科血橙果实花色苷积累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279009.X 申请日: 2023-03-21
公开(公告)号: CN116326742A 公开(公告)日: 2023-06-27
发明(设计)人: 程焕;陈晋;陈健乐;潘海波;陈士国;刘东红;叶兴乾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9/00 分类号: A23L19/00;A23L5/30;A23B7/005;A23B7/04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0056 浙江省嘉***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采后全果 处理 促进 塔罗科血橙 果实 花色 积累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果蔬采后品质调控技术,具体涉及采后全果处理促进塔罗科血橙果实花色苷积累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采后全果超声处理促进血橙矢车菊素类花色苷积累的方法,解决市面上塔罗科血橙果实着色差、果肉血丝含量少、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方法二、温度‑光照采后增效提升血橙果实矢车菊素丙二酰花色苷的方法,解决如何采后有效提升血橙果实中天然存在的矢车菊素丙二酰花色苷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采后品质调控技术,具体涉及采后全果处理促进塔罗科血橙果实花色苷积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属于柑橘中甜橙类,因果皮呈红色及果肉含血丝或血斑状而得名;血橙是典型的花色苷着色柑橘品种。塔罗科血橙被称为“血橙之王”,是我国主要引进并广泛种植的血橙品种。但受栽培技术以及种植条件等的限制,我国血橙普遍存在果皮着色差、果肉血丝含量少且分布不均、采后特征风味不足、采后花色苷含量少、稳定性差、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同时,血橙果实采后色泽和风味品质的不稳定性,阻碍了血橙产品工业化生产。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水溶性色素,不仅是决定血橙果实(Citrus sinensis L.Osbeck)特征色泽的主要原因,也是血橙果实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来源,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抗氧化应激等作用。矢车菊素类花色苷是血橙中花色苷的重要贡献组分,其含量约占花色苷总含量的90%,主要由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lucoside,C3G)和矢车菊素丙二酰花色苷组成。矢车菊素丙二酰花色苷,即,矢车菊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亦名矢车菊素-3(6丙二酰)-β-葡萄糖苷,具体为在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丙二酰集团,形成矢车菊素-3(6丙二酰)-β-葡萄糖苷,其稳定性高于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即,丙二酰化是一种有效提高血橙果实中花色苷稳定性的方法。丙二酰化增加花色苷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丙二酰分子翻折堆积在花色苷苯并呋喃母核周围,有效地阻止花色苷被果实中的离子或者糖酸等物质攻击而发生水解等反应。

另一方面,目前,生产上的血橙采后主要的贮藏技术是常规的冷藏技术,即在血橙表面喷洒防腐试剂,装箱后,置于0~4℃常规冷藏中保存。使用该技术,可以达到延长果实销售期的目的,但在贮藏过程中,易出现果皮褐变、坏死,腐败高等的问题,对花色苷的提升效果有限。

到目前为止,果蔬采后品质提升领域手段主要包括以冷藏、气调、辐照等为主要处理的物理手段,以及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层、防腐剂等进行涂膜、浸泡、熏蒸等处理化学手段。在实践应用中,上述的物理或者化学单独或者复合处理存在一定缺陷,或影响感官品质,或不符合现行食品标准。

超声技术,是一项交叉的学科技术,基于其在低强度及适宜的频率条件下所具有的空穴作用、磁致伸缩作用和机械振荡作用,目前广泛用于蛋白、油脂、多糖等营养物质的提取,以及细菌、芽孢等微生物的钝化和杀灭,鲜有用于促进果蔬中植物化学素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采后全果处理促进塔罗科血橙果实花色苷积累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后全果处理促进塔罗科血橙果实花色苷积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收前处理:塔罗科血橙采摘后室温放置12~24h后,将果实(选择无病虫害、果皮无损伤、无腐烂的果实)用清水清洗表面污渍,室温晾干;

2)选择以下任一方法:

方法一、超声处理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S1.1、超声处理:将清洗晾干后的塔罗科血橙果实置于超声波发生装置内于超声介质(液态)中,超声处理0.5~20min;

能量密度约为(24±1)W/L,L代表塔罗科血橙与液态超声介质的体积之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9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