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梣酮-血蓝蛋白免疫原及其多克隆抗体与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7928.3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潘洁;郑江;李维维;胡紫霞;伍楚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95 | 分类号: | C07K14/795;C07K1/107;C07K16/16;G01N33/5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远宁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免疫原 及其 克隆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梣酮‑血蓝蛋白免疫原及其多克隆抗体与制备方法、应用。本申请基于免疫化学法,选择高免疫原性的血蓝蛋白(KLH)作为载体蛋白,与梣酮(FRA)化学合成免疫原,将免疫原接种于新西兰大白兔使其产生可以特异性识别梣酮‑蛋白加合物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蛋白加合物中FRA‑pyrroline和FRA‑pyrrole结构,利用该抗体可对诱发肝损伤的蛋白靶点进行ELISA、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为白鲜皮及FRA代谢活化后形成的中间体共价修饰的蛋白质的定性、半定量和可视化定位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梣酮-血蓝蛋白免疫原及其多克隆抗体与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止血、抗氧化等活性。特别是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随着白鲜皮药材及相关制剂的应用,肝毒性相关的报道逐渐增加,近年来其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虽然已经引起关注,但具体的致毒机制仍不清楚。
梣酮(FRA)是白鲜皮药材中的特征性成分,作为其含量测定的控制指标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研究发现白鲜皮中梣酮可诱导小鼠和斑马鱼肝损伤,给以CYP3A选择性抑制剂酮康唑和亲核性试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共同处理可显著改善小鼠肝损伤。梣酮是呋喃萜类化合物,根据对呋喃和含呋喃结构的天然化学成分的报道,这些化合物诱导的肝毒性主要与呋喃环的代谢有关。呋喃环经P450酶催化代谢为顺稀二醛(cis-enedial)中间体,是一种强亲电试剂,可迅速与蛋白质上的半胱氨酸(Cys)和/或赖氨酸(Lys)发生共价结合形成吡咯啉(Pyrroline)或吡咯(Pyrrole)结构的加合物,故这些蛋白质加合物的形成被认为是毒性作用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当共价结合发生后,蛋白质的原有功能可能会降低甚至失活,进一步影响肝细胞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肝损伤,因此被共价修饰的蛋白质的识别与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寻找一种可特异性识别蛋白加合物中FRA-pyrroline和FRA-pyrrole结构的抗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梣酮-血蓝蛋白免疫原及其多克隆抗体与制备方法、应用。
一种梣酮-血蓝蛋白免疫原,是选择高免疫原性的血蓝蛋白(KLH)作为载体蛋白,与梣酮(FRA)化学合成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梣酮-血蓝蛋白免疫原,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取梣酮,加入丙酮,充分溶解后,再加入DMDO,室温搅拌反应,37℃下N2流吹干,残渣加入Native KLH溶液,常温搅拌反应1,即得免疫原FRA-KL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具体如下:精密称取梣酮7.3mg,加入丙酮750μL,充分溶解后,再加入DMDO 1.5mL,室温搅拌反应30min,37℃下N2流吹干,残渣加入Native KLH溶液1.48mL,常温搅拌反应1h,即得免疫原FRA-KLH。
一种选择性识别梣酮-蛋白共价结合物的多克隆抗体,采用所述的免疫原免疫动物后制备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免疫动物后制备得到,是对家兔进行免疫接种后分离血清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7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