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卸车辆的智能平板车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9346.0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2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明;郑可心;邢立新;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物流(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02 | 分类号: | B60S13/02;B60P3/08;B60P3/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卸 车辆 智能 平板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卸车辆的智能平板车,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端部的多个第一相机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侧面的多个第二相机;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多个第一抬升杆和多个第二抬升杆;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一伸缩控制板和第二伸缩控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端部的至少四个行进导轮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凹槽两侧的至少四个抬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抬升装置上的驱动轮。本发明所述的装卸车辆的智能平板车,实现了整个车辆装卸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装卸效率与整个装车与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装卸车辆的智能平板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轿车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小汽车行业突飞猛进,小汽车运输量逐年增加,因此对于汽车运输车的要求逐渐增大。
常见的汽车运输车一般分为上下两层,并且新车的装卸都是靠经验丰富的司机驾驶车辆到达指定位置,并对车辆进行固定,但由于运输车整体尺寸的限制,一般装载平台的宽度仅比要装载的车辆车身宽度稍大,且为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两车前后间隔都很小,因此对装卸司机的技术要求很高,稍不留神可能会发生车辆的剐蹭,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车辆较两侧护栏空间较小,在车辆停好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导致装车时间延长,效率降低,且因为操作空间有限,车辆并无法得到可靠的固定,在运输或装卸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现有车辆运输车结构适用于车辆具有动力源的情况,车辆没有动力源的情况下,特别是新能源车在无电的状态下,现有装载方式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卸车辆的智能平板车,以解决目前车辆装卸过程效率较低、车辆无动力无法装卸以及装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卸车辆的智能平板车,包括:
顶板、底板和侧板;
设置在所述顶板端部的多个第一相机和设置在所述顶板侧面的多个第二相机;
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多个第一抬升杆和多个第二抬升杆;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齿轮;
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一伸缩控制板和第二伸缩控制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端部的至少四个行进导轮伸缩杆;
设置在所述凹槽两侧的至少四个抬升装置;
设置在所述抬升装置上的驱动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抬升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抬升杆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板和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板设置在所述齿轮两侧;
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齿轮转动,并由所述齿轮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板和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板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板和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板上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底板上的凹槽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板和第二伸缩控制板的侧边缘均与所述第一抬升杆和所述第二抬升杆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伸缩控制板和所述第二伸缩控制板运动,推动所述第一抬升杆和所述第二抬升杆运动。
可选的,所述行进导轮伸缩杆端部设置有行进导轮。
可选的,所述抬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沿垂直所述底板方向伸缩。
可选的,所述抬升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物流(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一汽物流(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9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