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套管及充填加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599.7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董祥林;杨科;马军;何祥;魏祥平;方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8 | 分类号: | E21F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弱 顶板 充填 加压 套管 方法 | ||
1.一种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搭建、压力控制、注浆充填、应力监测四个步骤:
将注浆导管依次与高强度防渗袋、支护承压网相嵌套,利用所述高强度防渗袋上的液压控制口与外界相连,组成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套管;
将所述加压套管放置在注浆孔内,利用液压泵机连接所述液压控制口,向所述液压控制口的液压腔内注充非牛顿流体,并控制注充压力后对所述液压控制口进行封堵;
通过向所述注浆导管内充入注浆液,实现软弱顶板下方采空区及软弱顶板垮落区的注浆充填;
利用应力传感器观测所述高强度防渗袋内应力变化,同时监测所述注浆导管的浆液浓度与流量变化,利用所述支护承压网及所述非牛顿流体的抗冲击特性保护所述注浆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套管可拆分组装,实现局部注浆管道保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导管内置浓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外部均匀布置应力传感器,且所述浓度传感器及所述流量传感器位置无先后之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防渗袋具备抗腐蚀性及耐磨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承压网由高强度软钢丝编织而成,具有良好弹性,随所述高强度防渗袋协同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牛顿流体充入量可控,且由所处环境应力大小进行调控。
7.一种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套管,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弱顶板注浆充填加压方法,包括注浆泵和传输管,所述注浆泵与所述注浆导管连通,并位于所述注浆导管的一侧,所述传输管与所述注浆泵连通,并位于所述注浆泵远离所述注浆导管的一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混合组件;
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箱、液压缸、伸缩杆、安装座、电机、转动杆、转动叶片和过滤网,所述混合箱与所述传输管连通,并位于所述传输管远离所述注浆泵的一侧,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箱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并位于所述液压缸的上表面,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上端,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贯穿所述混合箱,所述转动叶片用于对所述混合箱内的注浆液进行搅拌混合,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箱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5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