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55599.2 | 申请日: | 2023-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波;樊明;郑华利;李恒锐;王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0部队 |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50/26;G06N3/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损失 交换 比率 智能 体协 对抗 演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模型;步骤2.收集对抗方案数据,进行参数设定;步骤3.步骤,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不同对抗方案对损失交换比率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对抗演化策略,为人机协同对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方法,基于多主体模型,可以分析不同对抗方案对损失交换比率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机协同对抗的胜负,为人机协同对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分析方法具有一般性,可以应用于不同对抗环境和场景,有着成本低、可重复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机协同仿真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体的“智慧”不如人类,但通过一定方式的人机之间交互作用和协同行为,人的优势与智能体优势相辅相成实现互补,使得整体可以完成复杂任务,达到“1+12”的效果,实现对抗效益的最大化。现有人机协同研究在演化仿真方面存在着局限性,集中于利用传统模型如兰彻斯特方程来模拟人机协同对抗,对于智能体类型和人机协同对抗方式过于简化,忽视了人机协同对抗的复杂性,没有结合具体对抗行动研究涌现机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从探究人机协同对抗演化中协同机制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现实对抗的抽象,构建多主体模型(Multi-agent model),提出了一种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方法,对比典型人机协同类型(引导、支援、防御)下不同对抗参数的对抗效率,为人机协同对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多智能体协同对抗演化模型;
步骤2.收集对抗方案数据,进行参数设定;
步骤3.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不同对抗方案对损失交换比率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对抗演化策略,为人机协同对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
1-1)假设对抗场景、过程和目标;
1-2)根据多Agent模型确定多智能体协同方式;
1-3)设定Agent种类、属性、行为和规则;
1-4)建立基于损失交换比率的对抗效率评价指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
2-1)收集整理对抗方案数据;
2-2)根据对抗数据初始化参数,进行仿真实验;
2-3)有多套数据的时候,重复上面步骤2-2)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
3-1)根据实验结果,解释不同对抗策略对人机协同对抗进程和结果的影响;
3-2)根据实验结果和解释,为人机协同对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3-3)当有多套数据时,对多套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有益效果:
1、相较于以往采用交战的方法,本方法具有获得数据成本低、时效快、可重复的特点。
2、基于可靠的模型,为人机协同对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3、这个模型和方法具有一般性,可以应用于不同对抗环境和场景,也可以容易扩展到其他对抗方式,甚至其他的冲突行为研究中去。
附图说明
图1人机协同多主体模型框架图;
图2仿真对抗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0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0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5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养殖的渔业碳汇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载可调的直流单线取电保护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