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芪斛消积饮的新型发酵制备工艺及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4915.4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王松坡;夏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19;A61K9/00;A61P35/00;A61P37/04;A61P29/00;C12N1/14;C12N1/16;C12R1/68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芪斛消积饮 新型 发酵 制备 工艺 制品 | ||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芪斛消积饮的新型发酵制备工艺及制品,所述新型发酵制备工艺包括药材称取、PDA培养基配制、黑曲霉和酵母菌活化、混合发酵、回流提取步骤。本发明将双向发酵技术与抗癌经验方“芪斛消积饮”相结合,以黑曲霉和酵母菌作为药用菌,“芪斛消积饮”七位生药作为药用基质,进行组合发酵。与传统炮制的原方相比,一方面芪斛消积饮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提高,更易被人体吸收,生成新的潜在药效活性成分,显著改善芪斛消积饮的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对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对机体的抗炎活均得到显著提升,丰富了芪斛消积饮双向发酵的药效作用机制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芪斛消积饮的新型发酵制备工艺及制品。
背景技术
“芪斛消积饮”是上海“张氏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国医大师”张镜人教授的经验方,由黄芪、女贞子、石见穿、薏苡仁、野葡萄藤、藤梨根和制香附共七味药煎煮制得,具扶正祛邪、健脾补肾、活血化浊、解毒通络之功效,常用于胃肠肿瘤及术后,已临床应用近20年。
自神农尝百草时期以来便流传下了丰富的中药复方,这些复方凭借着中医“辨证施治”、“多靶点治疗”、“整体系统”的医治主旨以及上千年的临床经验,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中药复方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芪斛消积饮也不例外,芪斛消积饮是由药用植物经炮制等工艺制得的生药组成,其本身还保留了大量植物细胞壁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等,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对复方药用成分的吸收,极大降低芪斛消积饮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药效。
中药发酵是指中药经发酵菌丰富的酶系统催化分解作用后,纤维素结构松散,更易于吸收,进而改善药性药效的方法。由于各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具备着强大的生物转化潜力,同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有着传统中药炮制工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中药发酵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双向发酵作为一种新型发酵理念,更是成为发酵领域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双向发酵指以含有活性成分的中草药作为发酵的药性基质,以有益的药用菌作为发酵的菌种,中药基质为菌提供生长所必须的碳源、氮源等养分,药用菌的生长活动则驱动中药药性基质中的有效成分转化,相互搭配,共生共长,从而形成了这种新型(双向性)发酵工程。然而,由于中药配方的组分复杂多样,双向发酵在中药方面的应用难度比较大,目前并未有将双向发酵应用在芪斛消积饮制剂生产方面的研究,发酵菌种的选择、综合药效机制的阐明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芪斛消积饮的新型发酵制备工艺,采用多菌种双向发酵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芪斛消积饮的生物利用度,并丰富其双向发酵的药效机制研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芪斛消积饮的新型发酵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黄芪、女贞子、石见穿、薏苡仁、藤梨根、野葡萄藤、制香附七位药材,将药材粉碎研磨成药渣后混匀,作为药用基质;
S2.称取煮烂马铃薯泥和葡萄糖,溶解于超纯水中,配制成PDA马铃薯液体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取出,冷却备用;
S3.取黑曲霉冻干粉、干酵母粉,分别加入PDA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于温控摇床在37℃下进行摇菌活化,获得黑曲霉和酵母菌的发酵母液;
S4.分别将黑曲霉和酵母菌的发酵母液进行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的菌群,备用;
S5.挑取黑曲霉、酵母沉淀菌群,加入超纯水混悬均匀,作为混合发酵液;将步骤S1制备的药渣和混合发酵液加入发酵罐中,于37℃进行有氧发酵;
S6.取出发酵物,使用乙醇浸润后进行回流提取,过滤残渣,收集滤液;将滤液旋蒸浓缩至浓稠的墨绿色浸膏;将墨绿色浸膏进行真空冻干处理,制得发酵芪斛消积饮冻干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4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器械调整的新型胃镜
- 下一篇:双层防尘网手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