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系统、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2543.1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邸云龙;沈长水;周占全;付红强;年洪涛;岳艳伟;郝志栋;孟亮;王怀吉;胡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艺互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37 | 代理人: | 孟晨光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挡 变速箱 冷却系统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系统,包括自动挡变速箱,自动挡变速箱与用于提供动力的电动机连接,自动挡变速箱通过主冷却管路与主冷却机构连接,主冷却机构通过副冷却管路与副冷却机构连接;主冷却机构包括油冷器总成,主冷却管路与油冷器总成连接;副冷却机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油冷器总成通过副冷却管路与板式热交换器连接,板式热交换器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开关元件与板式热交换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方法及车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系统、方法及车辆,能够配合车辆外观设计及布置空间,提升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保证车辆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油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系统、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是相对于手动变速箱而出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根据汽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进行自动换挡操纵的变速装置。变速箱的主要功能在于实时调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以适应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实际路况:如起步急速停车、低速或高速行驶、加速、减速、爬坡和倒车等。自动变速器的核心在实现自动换挡,所谓自动换挡是指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按行驶过程的需要操控加速踏板(油门踏板),自动变速器即可根据发动机负荷和汽车的运行工况,自动换入不同挡位工作。
自动挡变速箱汽车在车辆行驶时,会有一个对变速箱油冷却的过程。目前整车有一套冷却装置设计,自动挡变速箱内高温油通过管路输送至油冷器,高温油通过油冷器冷却后再由管路输回自动挡变速箱内,如此来实现对高温油的冷却。当车辆在恶劣的高温环境或长时间在低速上坡的路况下行驶时,由于外部环境温度较高、长时间大负荷低速行驶,油冷器的散热能力会大大折扣,往往不能满足自动挡变速箱正常工作油温,此时变速箱就会进入自我保护状态,车辆进入跛行模式,发动机油耗增加,动力性下降,甚至变速箱损坏车辆无法行驶,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但是现有技术受车辆外观造型和布置空间限制,同时考虑发动机散热需求及空调性能,改变油冷器的结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车辆的设计成本及降低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需要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系统、方法及车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系统,包括自动挡变速箱,自动挡变速箱与用于提供动力的电动机连接,自动挡变速箱通过主冷却管路与主冷却机构连接,主冷却机构通过副冷却管路与副冷却机构连接;主冷却机构包括用于高温机油降温的油冷器总成,主冷却管路与油冷器总成连接;副冷却机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油冷器总成通过副冷却管路与板式热交换器连接,板式热交换器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开关元件与板式热交换器连接。
优选的,开关元件为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与用于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关的主控模块连接。
优选的,主控模块与用于检测管路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压缩机为空调压缩机,空调压缩机与发动机传动连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挡变速箱油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主控模块控制电子膨胀阀关闭,发动机启动带动自动挡变速箱运行,自动挡变速箱内机油启动循环运转;
步骤二,自动挡变速箱机油温度持续升高,油冷器总成将机油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步骤三,主控模块实时监测主冷却管路内机油温度值,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超过预设温度,若是,则主控模块通过指令打开电子膨胀阀;
步骤四,电子膨胀阀打开后,冷却介质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对高温机油进行冷却;
步骤五,高温机油的温度恢复到正常值,电子膨胀阀关闭,副冷却机构冷却工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2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