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0951.5 | 申请日: | 202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6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武;和光宇;唐仁鹏;高枫;乔艳辉;杨博;王玉博;杨金龙;刘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T17/0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别亚琴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包括行车制动机构、驻车制动机构、制动缸和驱动组件,行车制动机构包括第一贮气筒,驻车制动机构包括第二贮气筒,制动缸包括彼此独立的驻车腔和行车腔,以及沿制动缸轴线方向活动设于驻车腔内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驻车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驻车制动腔和驻车解除腔,驱动组件用于驱使第一贮气筒与行车腔连通,以产生行车制动力,且用于驱使第二贮气筒和驻车解除腔连通,以解除驻车制动力。如此,在第一贮气筒中的气流充入行车腔时,第二贮气筒中的气流也将充入驻车解除腔,化解驻车制动腔中的弹簧所产生的驻车制动力,实现在行车制动的同时解除驻车制动,防止行车制动力和驻车制动力共同作用在制动器上导致制动器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制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驻车制动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机械驻车制动装置,电子驻车制动装置不仅提高了驾驶者的操作舒适感、节省了仪表盘上的屏幕和按键等布置空间,同时也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驾驶者忘记拉手刹导致的溜车等危险事故的出现,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支持。
然而,传统的电子驻车制动技术中会出现制动器间隙自调部件出现过调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子驻车制动技术中会出现制动器间隙自调部件出现过调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装置,包括行车制动机构、驻车制动机构、制动缸和驱动组件,行车制动机构包括第一贮气筒,驻车制动机构包括第二贮气筒,制动缸包括彼此独立的驻车腔和行车腔,以及沿制动缸的轴线方向活动设于驻车腔内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驻车腔分隔为彼此互不连通的驻车制动腔和驻车解除腔,驱动组件用于驱使第一贮气筒与行车腔连通,以产生行车制动力,且用于驱使第二贮气筒和驻车解除腔连通,以解除驻车制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脚制动阀和第一继动阀,脚制动阀包括行车进气口、行车出气口和操作端,操作端被配置为能够可操作地连通行车进气口和行车出气口,第一继动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控制口,第一贮气筒分别与行车进气口和第一进气口连通,行车出气口连通于第一控制口,第一出气口连通于行车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贮气筒与驻车解除腔之间的第二继动阀,第二继动阀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二控制口,第二继动阀的第二进气口连通于第二贮气筒,第二出气口连通于驻车解除腔,第二控制口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一继动阀的第一出气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控制口之间的单向阀,单向阀被配置为能够使气流单向地从第一出气口流向第二控制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第三出气口与第二控制口连通,第三进气口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出气口流出的气流的驱使下与第三出气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向阀还包括能够与第三出气口连通的第四进气口,第二继动阀还包括第一排气口,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五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第五进气口连通第四进气口,第四出气口连通第一排气口,第一电磁阀具有第一状态,当第一电磁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五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彼此连通,以使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互不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第一排气口彼此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还包括连通于第二贮气筒的第五出气口,第一电磁阀还具有第二状态,当第一电磁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五进气口和第五出气口彼此连通,以使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彼此连通,第二出气口与第一排气口互不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驻车制动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第一电磁阀以控制第一电磁阀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0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