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33823.8 | 申请日: | 2023-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军;夏盆祥;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兴宇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3/00;B22C9/04;B22D35/04;B22D31/00;C21D1/28;C21D1/25;C21D9/00;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06;C22C38/42;C22C38/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华晟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3 | 代理人: | 黄建月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工艺 | ||
1.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蜡模制备:将低温蜡注入模型中保压后冷却取出,再进行修蜡拼模,得蜡模备用;
(2)蜡模涂料:将上述蜡模外部依次设置两层面层、两层过渡层、四层背层和外部封浆层,且在第一层背层结构外部绑设有一层铁丝,所述各层结构均为先采用复配的浆料粘覆,再采用砂石包覆,后涂覆硬化液,且外部封浆层为采用浆料粘覆后直接涂覆硬化液;
(3)模壳制备:将上述涂料干燥后的蜡模置于水浴中加热,熔化蜡模后清洗干净,后干燥得膜壳;
(4)熔炼浇铸:将上述膜壳置于高温炉中焙烧后保温,后将钩体钢材原料熔炼后出钢浇铸,再冷却至室温,脱模得到钩体铸件备用;
(5)清砂:将上述冷却后的钩体铸件表面初步清砂,再火焰切割,后清除余砂,备用;
(6)焊补:对上述清砂后的铸件预热后进行焊接,焊接后缓慢冷却,并对焊疤仔细打磨,得焊补铸件备用;
(7)热处理:将上述焊补铸件置于炉中升温至900-920℃进行保温正火处理3.5-4.5h,后冷却至常温,再升温至890-910℃进行淬火处理3.5-4.5h,后水冷至常温,再升温至570-590℃进行回火3-4h,再冷却,后表面吊抛处理,得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面层第一层结构:浆料为粘度25-40s的水玻璃和石英粉配置的浆料,砂石为40-70目的石英砂,硬化液为比重为1.07-1.1的氯化铵;
面层第二层结构:浆料为浆料为粘度20-30s的水玻璃和石英粉配置的浆料,砂石为20-40目的石英砂,硬化液为比重为1.07-1.1的氯化铵;
过渡层第一层结构:浆料为粘度25-35s的水玻璃、石英粉和耐火土配置的浆料,砂石为10-20目的石英砂,硬化液为比重为1.17-1.30的氯化铝;
过渡层第二层结构:浆料为粘度25-35s的水玻璃、石英粉和耐火土配置的浆料,砂石为6-12目的石英砂,硬化液为比重为1.17-1.30的氯化铝;
背层第一层至第四层结构:浆料为粘度45-55s的水玻璃、石英粉和耐火土配置的浆料,砂石为陶瓷颗粒砂,硬化液为比重为1.17-1.30的氯化铝;
外部封浆层:浆料为粘度45-55s的水玻璃、石英粉和耐火土配置的浆料,硬化液为比重为1.17-1.30的氯化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膜壳焙烧的温度为820-840℃,保温时间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钢材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C:0.25%-0.28%、Si:0.40%-0.50%、Mn:1.3%-1.5%、Cr:0.5%-0.6%、Ni:0.45%-0.5%、Mo:0.25%-0.3%、Al:0.03%-0.05%、P:0-0.03%、S:0-0.03%、Cu:0-0.03%、Ce:0-0.74%和余量的F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钩体钢材原料熔炼后出钢的温度为1580-1600℃、浇铸的温度为1530-1550℃,且浇铸时模壳的温度≥3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正火处理后的冷却方式为风冷,回火后冷却方式为空气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钩体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淬火处理水冷的水温为≤40℃,且淬火与回火的时间间隔≤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兴宇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兴宇交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338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