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4291.1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波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G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创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4 | 代理人: | 徐敏杰 |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低产 综合 措施 改造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方法,根据立地条件、林龄、林分质量以及产量情况将油茶低产林分为三类,对以上三类油茶林采用不同的改造技术,包括:抚育改造、嫁接换冠改造、更新改造;抚育改造包括以下步骤:林分清理、密度调整、整枝修剪、垦复、林地施肥、叶面施肥、引蜂授粉;嫁接换冠改造包括以下步骤:林分清理、选择砧木、选择品种与穗条、嫁接、施肥管理;更新改造包括造林更新或复壮更新。本发明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改造,提高低产油茶林的产量和效益,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林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山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茶饼即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氢和吸氯能力也很强;油茶原产我国,利用、栽培历史逾2000年,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茶油是优质高级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茶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不含人体难以吸收的芥酸和山俞酸,也不含会引起人体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硬化的胆固醇。茶油耐贮藏,不易酸败,不会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茶油色美味香,是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的最好油料;茶油除食用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
然而,就油茶苗栽培而言,普遍存在油茶成活率低,难栽活,大面积发展受季节、天气、气温制约,导致成本高,油茶产业发展步伐缓慢。
2022年5月13日,国家林草局发布,2022年,全国油茶生产任务为新造油茶林200万亩,完成低产林改造400万亩。截至5月10日,各地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已完成油茶林新造任务125万亩、低产林改造任务198.4万亩,分别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2.5%、49.6%。
油茶低产林成因复杂,只有通过分类施策,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改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增产潜力。
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改造,提高低产油茶林的产量和效益,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步骤一:根据立地条件、林龄、林分质量以及产量情况对油茶低产林分类;
步骤二:依据步骤一的分类情况,对不同类别的油茶低产林对应实施不同的改造方式。进一步的,将油茶低产林划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立地条件好,即根据立地条件评价标准得分≥80分,林龄≤40年,林相整齐,品种类型50%以上优良,年产茶油量5~10kg/亩的未老先衰油茶林;
第二类:立地条件较好,即根据立地条件评价标准得分60-80,林龄在15~30年,林相整齐,植株生长旺盛,年产茶油量4~6kg/亩,低劣株占全林的50%以上的油茶林;
第三类:立地条件较好,即根据立地条件评价标准得分60-80,林龄≥50年,林相不齐,年产茶油量2~4kg/亩的衰败老油茶林。
立地条件评价标准如下:
5个主要评定因子权重总和为100分,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波,未经王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4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