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4291.1 | 申请日: | 2023-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波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G2/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创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4 | 代理人: | 徐敏杰 |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低产 综合 措施 改造 技术 | ||
1.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立地条件、林龄、林分质量以及产量情况对油茶低产林分类;
步骤二:依据步骤一的分类情况,对不同类别的油茶低产林对应实施不同的改造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措施改造技术,步骤一中所述分类具体如下:
第一类:立地条件好,林龄≤40年,林相整齐,品种类型50%以上优良,年产茶油量5~10kg/亩;
第二类:立地条件较好,林龄在15~30年,林相整齐,植株生长旺盛,年产茶油量4~6kg/亩,低劣株占全林的50%以上;
第三类:立地条件较好,林龄≥50年,林相不齐,年产茶油量2~4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改造方式具体为:
针对第一类油茶低产林,采用抚育改造;
针对第二类油茶低产林,采用嫁接换冠改造;
针对第三类油茶低产林,采用更新改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抚育改造包括以下步骤:
(4.1)林分清理
清除油茶林中的杂灌木;
(4.2)密度调整
对过密的油茶林进行疏伐,保持0.7~0.8的郁闭度;
对过稀的油茶林采用2年生以上优良无性系大苗补植,保持油茶林密度70~100株/亩;
(4.3)整枝修剪
采收茶果后到春梢萌发前修剪,剪去寄生枝、病虫枝、枯死枝、交叉枝、徒长枝;
(4.4)垦复
垦复的次数为三年一深挖20-25cm,每年一浅锄10-15cm;
(4.5)林地施肥
结合垦复在树冠外围坡上方开环状沟或两边各开0.8~1.2m长沟施入,沟宽25cm、深15~20cm,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施1次高氮复混肥,每株施0.5~1.0kg;6~7月施1次高磷钾复混肥,每株施0.5~1.0kg;
(4.6)叶面施肥
4月份叶面喷催花肥,11月份叶面喷促果肥;
(4.7)引蜂授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方法,所述垦复方式包括:全垦、带垦和穴垦;
全垦适于坡度≤15°的油茶林,林地全面翻土,树冠外深挖20~30cm,冠内浅垦10~15cm;
带垦适于坡度在15~25°的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全垦,带与带之间留一段草带,垦复面宽6~9m,草带宽3~5m,并在垦带下方,即草带上方筑一宽40~50cm、高20~30cm的土埂作保水保土带,垦带内进行全垦,第二年再带垦前一年的草带,而以前一年的垦带留作草带,如此更替;
穴垦适于坡度在25°~35°的林地,先全面砍除杂草灌木,然后围绕油茶植株的树冠垂直投影处进行垦复,边挖土,边培根,并将杂草灌木埋入植株树盘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方法,所述嫁接换冠改造包括以下步骤:
(6.1)林分清理
清除油茶林中的杂灌木;
(6.2)选择砧木
按70~100株/亩密度选择,每株选择1~3根粗2~4cm通直光滑的开张形主枝作砧木,其余伐除;
(6.3)选择品种与穗条
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3个以上油茶优良无性系枝条作换冠穗条;穗条要求生长健壮、发育健全、无病虫害、粗0.2~0.3cm,半木质化或木质化;
(6.4)嫁接
4~6月,12月至次年2月进行嫁接,嫁接方法为拉皮接法;
(6.5)林地施肥
在树冠外围坡上方开环状沟或两边各开0.8~1.2m长沟施入,沟宽25cm、深15~20cm,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施1次高氮复混肥,每株施0.5~1.0kg;6~7月施1次高磷钾复混肥,每株施0.5~1.0kg;
(6.6)叶面施肥
4月份叶面喷催花肥,11月份叶面喷促果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波,未经王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42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