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8730.X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熊树生;李俊辰;何根平;陈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F28D9/00;F28F9/18;F28F9/10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温控 系统 板式 换热器 及其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装置,包括焊枪、高度调节装置、横向调节装置和打圈装置,所述焊枪与外界焊接设备连接,所述打圈装置用于带动焊枪做圆周运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焊枪的高度,所述横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焊枪的水平位置,此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装置,焊接时,调节焊枪位置的机械臂不会跟着焊枪转动,便于对控制焊枪的焊接精度,从而提高了板式换热器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式换热器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式换热器生产时,需要将进出水管焊接在框架上,由于进出水管是圆柱形结构,焊接时,需要焊枪转动360度,现有技术的焊接装置的焊枪转动时,整个机械臂会跟着转动,由于机械臂的重量和体积较大,焊接的精度很难控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焊接有进出水管
一种动力电池温控系统用板式换热器的焊接装置,包括焊枪、高度调节装置、横向调节装置和打圈装置,所述焊枪与外界焊接设备连接,所述打圈装置用于带动焊枪做圆周运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焊枪的高度,所述横向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焊枪的水平位置。
优选的,所述打圈装置包括安装板、限位杆、第一齿轮、第一电机、环形齿轮和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且第一齿轮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环形齿轮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槽,两个所述安装板相邻的一侧分别固定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滑动嵌接在环形槽内,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环形齿轮的内侧,且用于调节焊枪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调节杆、紧固螺栓和伸缩组件,所述焊枪固定在调节杆上,所述调节杆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与调节块固定,所述调节块固定在伸缩组件上,所述伸缩组件固定在环形齿轮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筒、限位螺栓和伸缩杆,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在环形齿轮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滑动在套筒内,所述调节块固定在伸缩杆远离套筒的一端,所述套筒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栓与套筒上的螺纹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丝杆、第一滑杆、第一螺纹筒、调节板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板固定,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一螺纹筒均贯穿调节板,且第一滑杆与调节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筒通过轴承与调节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一螺纹筒转动,所述调节板与横向调节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齿轮链,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一螺纹筒的外侧,且第二齿轮筒齿轮链与第三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调节板上。
优选的,所述横向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第二滑杆、第二丝杆、第二螺纹筒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滑杆贯穿调节板,且与调节板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筒贯穿横向调节装置一侧的支撑板,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调节板固定,且第二丝杆与第二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螺纹筒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8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