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0124.3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0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翁敏劼;赖谱富;汤葆莎;陈君琛;杨燕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02 | 分类号: | A23B7/02;A23L31/00;A23L33/16;A23L33/125;A23L33/10;A23L33/105;A23L5/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真姬菇 色泽 变黑 干燥 方法 | ||
1.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收栽培35-40天的真姬菇,并剔除较长的菌柄,之后将真姬菇置于水槽中进行清洗,随后将真姬菇转移至不锈钢容器中,并向容器中倒入营养液,对真姬菇进行浸泡3.5-4.5h;
步骤S2、真姬菇浸泡营养液结束后,取出真姬菇,置于300-450目的筛网中进行沥水,得到润湿后的真姬菇,向真姬菇喷洒食品级护色剂,然后在通风处晾干或在阳光下晾晒0.5-1.5h,检测真姬菇的含水率为70-75%时,进行干燥步骤;
步骤S3、将烘干机预热至50℃后让温度稍微降低,然后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
步骤S4、设定烘干机的起始温度,在烘干过程中,菇体受热后,表面水分大量蒸发,开启排湿排水系统以20-100m3/h的排气速度进行排蒸气,以保持褶片固定,直立定形,同时观察设备的蒸汽排放状况,当没有蒸汽冒出后,逐渐降低温度至25-26℃,恒定设备内部温度4h;
步骤S5、在设备稳定在25-26℃的时间过去后,每过1h加温2-3℃,以控温排湿的方法及时调节相对湿度达10%,待温度缓升至51℃时,即保持恒温,确保褶片直立和色泽的固定,同时打开设备,将调整上层菇筛转移至下方的位置,下层菇筛转移至上方的位置,使上下层干的燥程度保持一致;
步骤S6、恒温保持6-8h小时后,再以3-5℃/h的加温速度升至60℃,当菇品烘至八成干时,取出所有摆放真姬菇的竹筛,摆放到阴凉处进行晾晒1.5-2h后,将真姬菇转移会设备,继续烘烤直至干度符合要求止,便得干燥后的真姬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收真姬菇的长度为5-10cm,采收后对真姬菇进行挑选,挑选新鲜、无腐烂、无虫蛀的真姬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营养液的成分为红糖7-10g/L,KH2PO40.8-2.5g/L、MgSO40.5-1.5g/L、FeSO40.5-0.7g/L、ZnSO40.05-0.2g/L、Na2SeO315-25mg/L、C5H8NNaO40.2-1.5g/L、碱皂体0.1-0.6g/L、过氧化氢溶液0.1-0.2ml/L和儿茶精0.05-0.2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食品级护色剂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植酸、异抗坏血酸钠或乳酸钙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风处的通风量要保证在1.0-3.5m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烘干机在预热过程中,加温速度保持在4-5℃/min,确保内部温度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烘干机内部的循环风量为1800-2800m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如果采收真姬菇时,室外的光照度为1.1×105-1.3×105Lux,将烘干机的起点温度控制在37-40℃,如果室外的光照度为100-500Lux,将烘干机的起点温度控制在35-38℃,如果室外为雨天,则将烘干机的起点温度控制在33-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真姬菇色泽变黑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干燥后的真姬菇取出摊放在通风处回潮5-10h,然后放入真空包装内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01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