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馈电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7439.9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关成发;廖治强;周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12 | 分类号: | B60L3/12;B60L3/00;B60L58/12;H02J7/00;H02J7/34;B60Q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杜柱东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馈电 预警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或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馈电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获取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获取在不同温度下所述蓄电池的有效容量系数;获取所述蓄电池在所述不同温度下的智能补电范围补电需要的补电时间;基于所述补电时间、所述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所述有效容量系数和预设车辆的标定参数确定所述蓄电池发生馈电的预警时间;当所述预警时间低于指定时长时,发出预警提示。本发明通过一系类逻辑处理、信号采集、信号发送和数据显示,最终预估出整车即将发生馈电的时间,并通过屏幕显示提醒车主及时充电,从而极大降低车辆发生馈电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或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馈电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馈电问题一直是行业内难以解决的痛点。蓄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衰减严重,有效容量减少20%-50%。尤其当前行业趋势,乘用车配置越来越多的同时,零部件电子化程度发展迅速,因此半导体零部件应用量大量增加,控制器暗电流也变得越来越多,亏电问题的挑战变得越来越大。通常主机厂会选择容量更大的蓄电池或者锂电池方案,但是会增加整车成本。
为了解决暗电流消耗和蓄电池成本问题,当前部分主机厂开始应用智能补电技术。其通过定期对蓄电池容量进行检测,当低于某设定下限值SOC-A时,DC/DC变换器被唤醒,动力电池通过DC/DC给蓄电池充电,充至SOC-B时,DC/DC休眠。此方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蓄电池馈电问题,但是车辆静置的时长,一定程度依赖于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当动力电池剩余电量不足时,逻辑上无法进行智能补电。在车主不了解智能补电的逻辑下,未及时将动力电池电量充至一个理想的SOC值下,极易发生蓄电池馈电情况。给车主带来许多不便。
现阶段行业内针对于智能补电的应用,仅仅考虑DCDC和蓄电池充放电技术特性,并未将整车能耗系统地进行考虑。在智能补电过程中,各个相关控制器功耗、DCDC变换器的转换效率、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充电时间等都是造成能源损耗的因素,因此预估模型的精准与否,取决于充电过程系统损耗的全面考虑以及参数的准确性与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车辆馈电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来解决现有智能补电应用时未对整车能耗系统进行考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馈电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获取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
S120,获取在不同温度下所述蓄电池的有效容量系数;
S130,获取所述蓄电池在所述不同温度下的智能补电范围补电需要的补电时间;
S140,基于所述补电时间、所述蓄电池和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所述有效容量系数和预设车辆的标定参数确定所述蓄电池发生馈电的预警时间;
S150,当所述预警时间低于指定时长时,发出预警提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定参数包括整车暗电流、所述动力电池的总容量,所述动力电池的最小保有容量、所述蓄电池的总容量、补电期间涉及到的控制器的功耗、所述控制器的工作电压、DC/DC转换器的转换效率以及所述蓄电池的智能补电范围,其中所述智能补电范围为第一容量至第二容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量为80%,所述第二容量为95%。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信号为车辆OFF档下电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40包括:通过预设公式确定所述蓄电池发生馈电的时间,所述预设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7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