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87383.7 | 申请日: | 202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魏亚;崔一纬;王亚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崔彤彤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水泥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热电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硅酸盐水泥基体、石墨烯及离子液体,石墨烯分散于硅酸盐水泥基体中,硅酸盐水泥基体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0.05~0.15),离子液体填充于硅酸盐水泥基体的孔隙内。上述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Seebeck系数及电导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电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消耗过快,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替代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其中,能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热电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热电效应(Seebeck效应)是指材料在受到温度梯度作用时,其内部的载流子会发生热扩散,从而产生热电压。传统热电材料主要为金属和半导体等固体材料,此类热电材料利用电子或空穴的热扩散而产生热电压,也称为热电效应(Seebeck效应)。近年来,各国学者通过在水泥基体中掺入各种功能填料,得到具有显著电子热电效应的电子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在相关研究中,将高掺量(质量百分比约为20%以上)的功能填料,如碳材料与金属氧化物等掺入水泥基材料中,成为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热电效应的主要策略。然而,掺入碳材料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Seebeck系数基本都在100μV/K以下,无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而且掺杂量较高;掺入金属氧化物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Seebeck系数虽然可以达到1000μV/K以上,但由于金属氧化物无法有效提升水泥基材料的电导率,导致其热电效率仍然较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效应,掺入水泥基材料的功能填料的种类不断增多,且掺量不断提高,这将显著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而且高掺量的功能填料会影响水泥颗粒的水化反应,劣化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Seebeck系数及电导率的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包括硅酸盐水泥基体、石墨烯及离子液体,所述石墨烯分散于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中,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与所述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0.05~0.15),所述离子液体填充于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的孔隙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混在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中的减水剂,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与所述减水剂的质量比为100:(0.1~0.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液体包括[BMIm][TFSI]、[EMIm][Ac]、[BMIm][PF6]、[EMIm][TFSI]、[OMIm][Ac]及[OMIm][TFSI]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的孔隙率为18%~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的强度等级为42.5或5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石墨烯的厚度为4nm~20nm,单层石墨烯的宽度为5μm~10μm,层数<30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硅酸盐水泥及所述石墨烯于水中混合,形成浆料,所述硅酸盐水泥与所述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0.05~0.15);
将所述浆料置于模具中成型,养护,形成分散有石墨烯的硅酸盐水泥基体;以及
采用真空饱和的方式,将所述离子液体填充于所述硅酸盐水泥基体的孔隙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饱和的真空度≤0.098P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与所述硅酸盐水泥的水灰比为0.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长安大学,未经清华大学;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7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