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广式高盐稀态酱油酿造淋油工艺的复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7169.3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尹何南;胡徽祥;黄佳玲;梁亮;符姜燕;伍加文;周萌萌;郑宝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陈洁玲 |
地址: | 529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广式高盐稀态 酱油 酿造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改进广式高盐稀态酱油酿造淋油工艺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在酱醪发酵阶段进行复油,具体操作为:当酱醪中形成了酱醅层后,抽出发酵罐底部的发酵液,将其从酱醅层上方均匀地打散酱醅层的表面物料,并继续进行浇淋,使发酵液慢慢的渗透酱醅层;所述复油的操作分别在发酵进行到4~7天、10±2天、15±2天、30±2天、45±5天、60±5天、90±10天、120±10天时进行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如下的复油操作:
设一复油起点:在发酵罐内,从整个酱醅层中心(圆心)至酱醅层半径(按发酵罐半径计)2/3处的圆形区域中选择任一点作为复油起点;
设一分割线:所述分割线垂直于所述复油起点和发酵罐罐口中心的连线、并穿过所述复油起点;所述分割线将酱醅层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远离发酵罐口区域为上半区,靠近发酵罐口的为下半区;
复油时,发酵液与酱醅层接触的位置为喷射点,喷射点以所述分割线为起始线,从复油起点开始向发酵罐壁移动以打散酱醅层表面物料,移动到发酵罐壁后返回到起始线,再由起始线经过未打散的酱醅层移动到发酵罐壁,且后一次喷射点的移动轨迹紧邻前一喷射点的移动轨迹;喷射点如此往复,直至将上半区的左/右边区域酱醅层表面物料打散,然后喷射点再从起始点开始移动,按照同样的操作将上半区余下区域的酱醅层表面物料打散;最后也采用相同的操作将下半区的酱醅层表面物料打散,并继续进行浇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喷射点由起始线向发酵罐壁移动速度为0.9~1.5m/s,当所述喷射点由发酵罐壁返回至起始线位置时,移动速度为≥4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发酵液打散酱醅层时,由起始线出发的相邻两道喷射点移动轨迹应有部分区域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复油的操作时,相邻两道喷射点移动轨迹有1/10—1/5的面积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待发酵液将酱醅层表面全部打散均匀后,继续用发酵液在打散的酱醅层表面均匀地进行浇淋,确保覆盖在酱醅层表面的发酵液厚度达到10~20cm,确保有适量的发酵液浸提酱醅层中的酶解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油方法,其特征是:在发酵进行到15±2天、45±5天、90±10天时,取复油的发酵液检测其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具体为复油同时抽取发酵液进行检测,确认发酵液是否相应达到以下指标:15±2天的发酵液中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0.70g/100mL,在45±5天时氨基酸态氮含量≥0.90g/100mL,在90±10天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00g/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厨邦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71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