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43743.3 | 申请日: | 2023-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崔龙;朱碧肖;方毅;张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柯凯敏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出 机构 性能 测试 装置 | ||
1.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同轴设置的作为动件的主轴(11)以及同轴套设在主轴(11)外的作为静件的外筒体(21);所述主轴(11)底端同轴固定在圆盘(12)上,且圆盘(12)上设置挡盘(13),以使得挡盘(13)与圆盘(12)之间围合形成出料液收集腔;外筒体(21)底部同轴布置出料液收集环(22),且出料液收集环(22)位于出料液收集腔内,出料液收集环(22)上设置涡卷状流道(22a)且涡卷状流道(22a)的涡卷方向与主轴(11)回转方向彼此反向;出料液经由外筒体(21)处的出料液进口(21a)进入,并沿外筒体(21)筒壁处布置的第一出料液通道(21b)下行至外筒体(21)底端,直至由外筒体(21)底端处预设的通孔喷出至出料液收集腔内,并由涡卷状流道(22a)进入出料液收集环(22),再由外筒体(21)筒壁处预设的第二出液通道(21c)上行至外筒体(21)上方的出料液出口(21d)处;
该装置还包括固定于主轴(11)上的转鼓(14),圆盘(12)及挡盘(13)同轴布置在转鼓(14)鼓腔内从而将转鼓(14)鼓腔划分为上腔及下腔,上腔向上延伸并包覆于外筒体(21)外且与外筒体(21)间存有间隙,下腔向下延伸并收口至导流筒(35)处;导流筒(35)内同轴布置叶轮(15),主轴(11)贯穿圆盘(12)后同轴固定叶轮(15);转鼓(14)外设置外壳体(31),外壳体(31)底部设置进料液进口(32),进料液经由进料液进口(32)进入外壳体(31)内,再经由叶轮(15)与导流筒(35)形成的吸液通道泵入下腔;圆盘(12)上布置连通上腔与下腔的第一排液孔(12a),上腔顶部布置第二排液孔(14f);进料液随后经由第一排液孔(12a)进入上腔,模拟分离状态,再由第二排液孔(14f)进入外壳体(31)内预设的环形腔(31a)处,最终由环形腔(31a)处贯穿外壳体(31)的进料液出口(31b)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14)包括由上部直段筒体和下部锥段筒体组合形成的壳部(14a),圆盘(12)安装于上部直段筒体和下部锥段筒体的结合处,壳部(14a)顶端固定有压盖(14b),压盖(14b)依序经由安装筒(14d)和同步转环(14c)从而将挡盘(13)压紧在壳部(14a)内;同步转环(14c)内设置隔板(14e),隔板(14e)将同步转环(14c)的环腔划分为位于外侧的外腔体和位于内侧的内腔体,外腔体连通第一排液孔(12a),内腔体经由安装筒(14d)筒腔连通第二排液孔(14f);隔板(14e)上贯穿设置连通外腔体和内腔体的第三排液孔(14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液孔(12a)通过贯穿布置在同步转环(14c)底板上的第四排液孔(14h)连通外腔体,且:第一排液孔(12a)截面积、第四排液孔(14h)截面积、第三排液孔(14g)截面积及第二排液孔(14f)截面积彼此相等或依序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筒(14d)内壁、内腔体内壁、挡盘(13)内壁及下腔内壁均凸设有挡流板(14i)。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体(21)底部布置有连通通孔的出料液喷嘴(23),且所述出料液喷嘴(23)的喷射方向指向出料液收集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盘(12)下表面同轴凸设有小轴(12b),小轴(12b)与叶轮(15)轮轴间形成同轴的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水相进出料机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液收集环(22)通过轴向螺钉(24)紧固于外筒体(21)底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37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改进型波形护栏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孕妇用减压护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