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铜贴合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42945.6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久旺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苏州所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贴合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铜贴合工艺,包括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分切步骤、贴合步骤、第一模切步骤、贴合哑黑单面胶步骤、贴合导热胶带步骤、第二模切步骤、切片步骤;贴合步骤中以第一托底膜作底,第一托底膜胶面朝上,纳米碳铜、第二托底膜、第一opp胶带、第二opp胶带同时下料,第二托底膜的无胶面居中贴于第一托底膜胶面上,纳米碳铜下料时自身黄铜面居中且朝向第二托底膜的胶面;第一opp胶带、第二opp胶带的胶面分别贴于第二托底膜的上下边缘,贴合时不露胶;之后接入模切机。采用此发明利用双opp胶带、双托底膜降低工艺操作难度,提升对贴时的精度,能提高纳米碳铜片材加工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辅材贴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铜贴合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碳铜,或者说纳米碳铜箔胶带、纳米碳铜箔片材在3C领域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它在导电、防干扰、屏蔽、散热领域有着应用,本质上它是一种复合层材料,所以它的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好坏直接关乎它的品质效果。现有的一些纳米碳铜箔胶带贴合工艺还不够严谨、科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碳铜贴合工艺,利用双opp胶带、双托底膜降低工艺操作难度,提升对贴时的精度,能提高纳米碳铜片材加工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碳铜贴合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碳铜贴合工艺,包括: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分切步骤、贴合步骤、第一模切步骤、贴合哑黑单面胶步骤、贴合导热胶带步骤、第二模切步骤、切片步骤;贴合步骤中以第一托底膜作底,第一托底膜胶面朝上,纳米碳铜、第二托底膜、第一opp胶带、第二opp胶带同时下料,第二托底膜的无胶面居中贴于第一托底膜胶面上,纳米碳铜下料时自身黄铜面居中且朝向第二托底膜的胶面;第一opp胶带、第二opp胶带的胶面分别贴于第二托底膜的上下边缘,贴合时不露胶;之后接入模切机;第一模切步骤中纳米碳铜的黑铜面朝上穿料;模切机中的刀模固定于上模板中央,方向调至与纳米碳铜传送方向平行;刀模朝黑铜面冲型,切断后的纳米碳铜并到达第一托底膜的胶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优化了纳米碳铜片材、卷材的加工工艺,特别是贴合阶段的工艺。opp胶带即邻苯基苯酚胶带。邻苯基苯酚胶带有独立的两条,托底膜也有独立的两条,这种在贴合是方便步骤安排。一是减少贴压时的对准精度不足的缺陷;二是降低了对工人操作难度的要求;三是功能设计上为减少边角料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品质较高的纳米碳铜片材、卷材在后续的电子产品加工中也能发挥稳定的零部件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贴合哑黑单面胶步骤中单面胶膜下料,单面胶膜的胶面朝黑铜面并居中贴合,然后纳米碳铜收成卷料。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贴合导热胶带步骤中导热胶的胶面朝黄铜面居中贴合,撕掉导热胶背面自带膜并露出胶面。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二模切步骤中单面胶膜的黑膜面朝上穿料,刀模固定于上模板,方向调至与纳米碳铜传送方向平行;刀模朝黑膜面进行冲型,单面胶膜自身的透明离型膜面不切断。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切片步骤后还依次包括手工全检步骤、包装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手工全检步骤中需要带手套作业,取出产品并将产品平放于平面上进行检测;包装步骤利用PE袋进行包装,每一包内叠有500片。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模切步骤与贴合哑黑单面胶步骤之间还包括第一排废步骤,贴合哑黑单面胶步骤与贴合导热胶带步骤之间还包括第二排废步骤,模切步骤与切片步骤之间还包括第三排废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排废步骤中纳米碳铜的黑铜面朝上穿料,并排掉纳米碳铜边缘多余的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久旺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久旺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29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