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贝莱斯芽孢杆菌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效率的培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39201.9 | 申请日: | 2023-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邓诣群;陈嘉杭;邓凤如;文继开;赵苑婷;陈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5/20;A62D3/02;C12R1/07;A62D10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贝莱斯 芽孢 杆菌 降解 玉米 赤霉烯酮 效率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发酵条件优化方法,该菌株已于2022年10月2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 62926。经优化后该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能力提升了11.5%,可应用于制备玉米赤霉烯酮脱毒菌剂,在饲料生产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领域属于霉菌毒素降解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是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具有二羟基二甲酸内酯结构的雌激素类真菌毒素。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等谷物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运输等过程中极易受到ZEN的污染。ZEN性质稳定,可溶于碱性溶液和各种有机溶剂,其熔点达164-165℃,因此在饲料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均不易被破坏,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三大类致癌物。因此,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高效可行的脱毒方法至关重要。
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虽然也能一定程度解决ZEN毒素的污染问题,但存在对产品及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破坏谷物和饲料营养价值、成本高等缺点,在实际脱毒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对ZEN的脱毒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领域。相比于其他脱毒方法,通过微生物细胞壁对ZEN的吸附作用或微生物分泌的酶对ZEN的降解作用实现脱毒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不会对饲料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目前已发现多种可以代谢ZEN的微生物,包括粉红黏帚霉(Gliocladium roseum)、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毕赤酵母(Pichia sp.)等在内的真菌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假单胞菌(Psesudomonas sp.)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等在内的细菌。目前国内外ZEN降解菌虽有较多报道,但是多数降解菌降解效率不高,因此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玉米赤霉烯酮降解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株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以及提高该菌株降解ZEN效率的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 PA26-7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菌株已于2022年10月27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No 62926。
本发明研究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菌株发酵使用的培养基、培养基起始pH、培养温度、细菌接种量等方面进行优化,有效提高该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研究经过对ZEN降解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发酵条件的探索优化,使该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能力提升了11.5%,对于ZEN生物脱毒剂及其在饲料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菌株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能力(A为ZEN的空白对照图,B为PA26-7代谢ZEN的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9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