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的智能驾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0842.8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石娟;郭魁元;张晓辉;于晓军;刘少华;张嘉芮;李鸿飞;耿动梁;俞彦辉;郑英东;曲歌;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行人 动物 横穿 马路 智能 驾驶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的智能驾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测试平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靶标件和电气控制柜,所述测试平台一侧安装有电气控制柜,所述测试平台上方安装有X轴驱动机构,所述X轴驱动机构上方安装有Y轴驱动机构,所述Y轴驱动机构一侧安装有Z轴驱动机构,所述Z轴驱动机构底部安装有靶标件。本发明有益效果:设计合理,测试装置简单,具有能充分模拟多个行人或多个动物在马路上穿行过程,利用该碰撞测试装置可提高智能车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经济实用,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中碰撞风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的智能驾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要求车上的各种传感器能获得车辆附近的视觉和听觉信号,并通过逻辑判断和认知算法及时控制车上的随动装置。智能驾驶的自主驾驶功能包括在智能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完成车道保持状态、超车并道过程、红绿灯信号判断、笛语声音识别等各种驾驶行为。
智能驾驶是汽车工业和自动化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产物,智能驾驶的迅猛发展将改变人类的交通方式,颠覆性地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准。智能驾驶技术在前期研发中需要进行各种危险性和不可预知的场合下测试,其中,车辆遇到障碍物的碰撞测试是众多性能测试中的一项,主要测试车辆在可能出现碰撞事故前能否及时停下来或者避开碰撞物。
现有技术中,智能驾驶碰撞测试用靶标一般为单独的假人,但是,该种测试方式预设场景不够全面,假人只能模拟在较短空间的移动,而在实际情况中,道路上的行人比较多,同时行人偶尔会牵着宠物等横穿马路,宠物和假人之间的横向距离会变动,显然,现有的智能驾驶碰撞测试装置无法模拟在以上各种情形下的场景。因此,为碰撞测试结果更加可靠,需要设计更加复杂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模拟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的智能驾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以针对以上技术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能充分模拟多个行人或多个动物在马路上穿行过程,利用该碰撞测试装置可提高智能车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模拟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的智能驾驶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靶标件和电气控制柜,所述测试平台一侧安装有电气控制柜,所述测试平台上方安装有X轴驱动机构,所述X轴驱动机构上方安装有Y轴驱动机构,所述Y轴驱动机构一侧安装有Z轴驱动机构,所述Z轴驱动机构底部安装有靶标件,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均信号连接至电气控制柜。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平台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立柱一侧安装至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一侧安装至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形成四变形结构,所述四变形结构顶部安装X轴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X轴组件和第二X轴组件,所述第一X轴组件底部两端分别安装至第一立柱、第三立柱,所述第二X轴组件底部两端分别安装至第二立柱、第四立柱,所述第一X轴组件和第二X轴组件之间通过Y轴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X轴组件和第二X轴组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X轴组件包括第一X轴横梁、第一X轴导轨、第一X轴齿条、第一X轴伺服电机和第一X轴齿轮,所述第一X轴横梁底部两端分别安装至第一立柱、第三立柱,所述第一X轴横梁上表面平行安装有第一X轴导轨和第一X轴齿条,所述第一X轴导轨和第一X轴齿条之间上安装有第一X轴伺服电机,所述第一X轴伺服电机底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X轴齿轮与第一X轴齿条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0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