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晶圆化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2236.1 | 申请日: | 202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曙华;李旻姝;蒋雪娇;汪智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萃锦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88 | 分类号: | H01L21/288;C23C18/1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地址: | 315399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晶圆化镀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晶圆化镀工艺,具体步骤包括晶圆正面保护、晶圆背面研磨、背面研磨层的腐蚀和清洗、去除正面保护、背面种子层金属的生长和双面化学镀,本发明提出的双面同时化镀工艺,在镀覆金属层时过程不需外加电源驱动,且具有均镀能力好的优点,不管晶圆表面的结构多么复杂,镀层厚度很均匀,镀层外观良好,晶粒细小,无孔,耐蚀性好;2.且双面同时化镀的方式可以减少整个产品的制作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3.并且由于同时进行同一种金属化的工艺,可以实现正反面金属的热应力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晶圆化镀工艺。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的环节中,由于从半导体晶圆厂出厂的晶圆表层金属只能是铝或者铜,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小型化、高密度化之进展,在后续倒装(FlipChip)、芯片级封装(WLCSP)等先进封装工艺中,则必须要在晶圆的铝或铜电极焊盘上制作粘结性好、可焊接的金属,以金属Pad与锡球之接合为目的表面化学镀则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制程,即正面金属化被称之为UBM(UnderBumpMetal)或FSM(FrontSideMetal/正面金属)。
化学镀亦称为无电极电镀,特点是利用基板表面的金属与电解液之间的电位差,自然自发性产生电化学反应,不须外加电极及电流,优点是可达成选择性成长,只会在有金属的部分产生反应,只有绝缘体的部分完全不会反应,因此不须黄光图案即可形成电镀区域图案分布由于背面金属化(BM)是功率半导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有二方面功能:一方面是较大电流的通路,另一方面它又是晶体管集电结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传递散热的通路。高质量的背面金属化,可以显著改善功率器件的电学特性和热学性质,对于功率晶体管的热疲劳寿命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针对功率半导体芯片生产中FSM(正面金属)和BM(背面金属)两个工序,业内大都是在晶圆为厚片时先以化学镀的方式做FSM(正面金属),在晶圆的表面焊盘上镀上一层镍(钯)金,然后再对晶圆背面进行减薄,待达到需求厚度时在背面通过电镀或蒸镀的方式做BM(背面金属),另外有一些方式是通过双面电镀的方式分步骤的实现,先进行正面电镀再减薄后进行背面电镀。该方式由于是分前后顺序分别进行正反面的金属化工艺,而且由于正反面金属的差异,容易引起正反面热应力的变化较大,形成较大的晶圆翘曲,由于金属化工艺时间较长,随着表面金属厚度增加时,两面分开沉积金属的流程就会耗费比较多的工时,增加产品的生产周期。因此有人提出了双面同时电镀的方式,可以解决两面沉积的金属不一致的问题,如公告号CN113718308A提供的一种晶圆双面电镀装置及工艺,其可以减少正反面分开表面金属化的时间长的缺点,但电镀的方式,对设备本身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专门的电镀装置,通过正负电极通入电流实现镀层在晶圆表面的沉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克服上述缺陷,现提出一种双面化镀的工艺,可同时实现正面和背面金属化,节省工序时间并且无须电极装置。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晶圆化镀工艺,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晶圆正面保护,采用研磨胶带和键合玻璃的方式对其进行正面保护;
步骤二:晶圆背面研磨,采用整面式减薄、带边缘支撑环的太古减薄方式或边缘阶梯结构的减薄方式对其进行研磨减薄;
步骤三:背面研磨层的腐蚀和清洗,晶圆减薄后,通过进入化学品槽内浸泡或者在旋转中流入化学品对表面的研磨层进行腐蚀并清洗,去除表面的损伤层和污染物;
步骤四:去除正面保护,其中对于正面贴有研磨胶带的减薄片,通过高温或UV照射的方式,降低胶带粘性后,可以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法,直接撕掉表面的正面保护膜,对于正面使用键合玻璃方式的减薄片,通过激光或者UV以及高温方式使得键合胶失效后,揭开玻璃并去除键合胶;
步骤五:背面种子层金属的生长,在背面沉积用于化镀的初始金属,该金属的最外层须与正面焊盘的金属元素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萃锦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萃锦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2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