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数据率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搜配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116825.9 | 申请日: | 2023-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6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凌萍;邹阳;狄儒霄;李洪涛;田巳睿;余其旺;初瑞雪;钱浩楠;邱林康;邢灵尔;黄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3/66 | 分类号: | G01S13/6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数据 相控阵 雷达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数据率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搜配跟方法,实现步骤为:初始化设置;相控阵雷达执行搜索任务,搜索到目标后,获取目标的先验信息;根据先验信息,计算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判断所有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之和是否大于跟踪资源,更新TAS目标列表;根据列表,使用搜索配合跟踪方法,将跟踪波位均匀排布;雷达工作在搜索加跟踪模式下。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改变现有波位排布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分配新的跟踪波位,节省了计算资源;另外使用了搜索配合跟踪方法,搜索波位指导排布跟踪波位并且与跟踪波位一起提供跟踪数据率,使得跟踪数据率增高并且相对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变数据率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搜配跟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机械扫描式相控阵体制雷达一般采用边扫描边跟踪 (TWS:Track-While-Scan)技术,而搜索加跟踪(TAS:Track And Search)技术主要利用相控阵天线具有波束扫描的快速性、灵活性等特点,以时间交替的方式分配搜索波束和跟踪波束,跟踪波束和搜索波束完全独立。但是正因两者完全独立,搜索波位的信息为分配跟踪波位工作提供指导后就不再被利用,导致跟踪数据率有一定损失;另外常规的跟踪波位排布只是机械地均匀分散,未根据目标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导致跟踪数据率会有大的波动。新的技术方法应该尽可能避免以上两个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数据率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搜配跟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解决方法为:一种可变数据率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搜配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初始化设置,将所有波位按列排布,均匀覆盖目标空域,波位数为,跟踪波位数为,搜索波位数为,其中,,均为整数,;
步骤2:雷达工作在搜索模式,判断是否搜索到目标,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重新执行步骤2;
步骤3:发现目标后,获取目标的先验信息,包括目标的位置、速度信息以及搜索到目标的波位编号;
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目标先验信息,利用速度距离威胁度公式计算得到目标威胁度,根据威胁度判断目标威胁度等级,根据威胁度等级查找到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其中为整数,, , 为常数;由速度距离威胁度公式计算得到的威胁度,其范围为[0, ],其中z为常数,此区间的五分之一为一个等级,[0, ]、(, ]、(,]、(, ]、(,]分别为威胁度等级、、、、,威胁度等级对应的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依次为、、、、;其中威胁度等级最高,其他威胁度等级;另有,且均为常整数;当目标的威胁度等级为时,其所需跟踪波位数为,此时有。
步骤5:判断是否成立,即现存所有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之和是否大于跟踪资源,其中为已经分配的跟踪波位数;如果成立,则执行步骤6,否则令,即将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加入到已经分配的跟踪波位数中,并执行步骤7;
步骤6:将目标按步骤4中计算得到的威胁度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排入到目标列表中,删除威胁等级最低的目标,直到列表中所有目标所需跟踪波位数之和小于等于,完成目标列表的更新,并令等于列表中所有目标的之和;具体为将新目标和目标列表中的目标一起重新按威胁度等级,由高到低顺序,进行排序;完成后,求列表中现存所有目标的所需跟踪波位数之和,判断该和是否大于,如果是,则去除威胁度等级最低的目标,重复操作,直到跟踪波位数之和小于等于。
步骤7:依次对步骤6中的列表目标使用搜索配合跟踪方法:根据搜索到目标的波位编号,使用等间距波位排布法排布跟踪波位;当搜索到目标后,计算得到编号间隔;以搜索到该目标的波位为基准,向前计个波位编号,选择波位插入一个跟踪波位,完成后再向前计个波位编号插入一个跟踪波位,以此类推,直到向前计波位编号不满个;再向后计个波位编号,选择波位插入一个跟踪波位,完成后再向后计个波位编号插入一个跟踪波位,以此类推,直到向后计波位编号不满个。最终选择插入跟踪波位的波位编号为……,,, , ,……。搜索波位与排布的跟踪波位一起提供该目标的跟踪数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6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