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连接器端子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12706.6 | 申请日: | 2023-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1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张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428;H01R4/18;H01R43/20;H01R43/048 |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5 | 代理人: | 周亮 |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连接器 端子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连接器端子及其装配方法,包括绝缘子、弹性接触头和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弹性接触头右侧设置有多个弹性外凸起,每个弹性外凸起下面还连接有内凸点,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左侧设置有多个卡槽;弹性接触头右侧与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左侧通过弹性外凸起和卡槽进行连接,绝缘子设置在弹性接触头内部,且绝缘子右侧与内凸点相互挤压。本申请所设计的一种车载连接器端子不仅结构简单、材料投入成本低,还通过合理设计弹性接触头和尾部压线端子壳体的结构组成,使得上述两组件与绝缘子装配完成后,三者在结构上能够实现互锁,拥有较高的可靠性;而且其装配方法也十分简便快捷,在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连接器端子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在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智慧化等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增加,这将使车载连接器应用数量呈现增长的情形。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连接器中的外部壳体(分为前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与内部绝缘体的固定方式通常有两种:一、先将前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互配,再将绝缘体夹在两者中间,然后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或者先用点卯将两部分固定,最后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两者加固在一起;二、直接将外部壳体做成一体成型结构,采用弹性材料一体冲压成型,绝缘子压配到一体结构里面。
第一种固定方式不仅装配工序多、操作复杂且成本高,而且在批量生产时无法检测每个产品的点卯情况、焊接效果以及漏焊情况,因此产品存在较高的质量风险。第二种固定方式中的外部壳体一般直接采用弹性材料一体冲压成型,由于弹性材料都普遍较贵,所以投入成本较高。如专利CN114069299A公开了一种车载通讯连接器插头端子结构,母端子同轴安装在屏蔽管内,在母端子与屏蔽管之间安装有内塑壳,在内塑壳的外表面中部制有环形凹槽,母端子由前段、中段以及尾部一体连续构成,前段为对称的两片式弹臂结构,在前段的前端通过冲压包圆制有外张喇叭口结构;中段为圆柱筒形结构,在中段的中部两侧对称制有外凸的翅片,尾部制成径向压线结构。虽然该发明结构简单、挂接可靠,且其内塑壳改进结构既满足注塑工艺要求也满足产品阻抗特性要求,但是其外部屏蔽管和母端子之间采用的是第二种固定方式,故其投入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产品质量高且投入成本低的车载连接器端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连接器端子,包括绝缘子、弹性接触头和尾部压线端子壳体;所述弹性接触头右侧设置有多个弹性外凸起,每个所述弹性外凸起下面还连接有内凸点,所述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左侧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弹性接触头右侧与所述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左侧通过弹性外凸起和卡槽进行连接,所述绝缘子设置在所述弹性接触头内部,且所述绝缘子右侧与所述内凸点相互挤压。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与所述弹性接触头右侧设置的弹性外凸起及内凸点一一相对应。
优选的,一种车载连接器端子还包括内导体和电缆;所述内导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子内部,所述电缆设置在所述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内部,且所述内导体右端与所述电缆左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缆上还设置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设置为V型包覆结构,并以铆压方式包覆在所述电缆中部。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右端设置为片状包覆结构,并以铆压方式包覆在所述电缆左端。
优选的,所述弹性接触头左侧设置有多个弹性接触凸点。
优选的,所述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右侧设置为锯齿型包覆结构,并以铆压方式包覆在包覆有内衬套的电缆上。
优选的,所述弹性接触头、尾部压线端子壳体均为冲压包圆产品。
优选的,所述弹性接触头采用弹性金属材料,所述尾部压线端子壳体采用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2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股骨干多层复合仿生自固定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