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部件组装调位吊装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10301.9 | 申请日: | 2023-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芳;丁天霞;谯建春;李尚勇;谌杏;田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B66C13/08;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菲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贾双明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部件 组装 吊装 夹具 | ||
本发明属于吊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部件组装调位吊装夹具,包括承载机构、制动传输机构、多角度吊装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多角度吊装机构,所述多角度吊装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制动传输机构的下表面上,还包括对汽车部件撑起时使用的可调撑托机构。本发明该一种汽车部件组装调位吊装夹具,通过一号滑轨开设的杂质槽,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承载机构上的灰尘异物进一步清楚,避免影响上部部件的移动;进一步的,能够利用软钢带与撑辊的设置,使得构成的三角形高度进行改变进而改变放置板的高度,使得汽车部件的高度被改变;利用拉定绳、软钢带与稳动弹簧的设置,使得放置汽车部件后,并非是被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可以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组装调位吊装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在对汽车组装时,许多内部部件在组装时,仅进行简单固定并且需要对汽车部件进行吊起组装,现有的吊装夹具在对汽车部件吊起时底部还是可晃动的,因此进行高度调节时无法抑制底部带来的晃动,从而对组装造成极大困难。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该一种汽车部件组装调位吊装夹具,通过一号滑轨开设的杂质槽,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承载机构上的灰尘异物进一步清楚,避免影响上部部件的移动;进一步的,能够利用软钢带与撑辊的设置,使得构成的三角形高度进行改变进而改变放置板的高度,使得汽车部件的高度被改变;利用拉定绳、软钢带与稳动弹簧的设置,使得放置汽车部件后,并非是被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可以进行调节;并且在绑定绳的作用下,使得汽车部件与放置板之间被完全固定,避免二者在移动非装载期间产生相对移动,造成安装困难;最后能够在四处吊钩的作用下,可对汽车部件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角度变化,以达到吊装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部件组装调位吊装夹具,包括承载机构、制动传输机构、多角度吊装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多角度吊装机构,所述多角度吊装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制动传输机构的下表面上,还包括对汽车部件撑起时使用的可调撑托机构,所述可调撑托机构包括滑台、二号滑轨、组合滑片、稳动弹簧、放置板、电动绳组、绑定绳、撑辊、调节液压杆、软钢带、拉定绳,所述滑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上部,所述滑台的上表面前部与后部均埋入有所述二号滑轨,所述二号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组合滑片,所述组合滑片的上部通过所述稳动弹簧连接有所述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部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电动绳组,所述电动绳组的输出端延伸出有所述绑定绳,所述撑辊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滑台的内部近底部位置,所述撑辊之间通过所述调节液压杆连接,所述撑辊的外部被所述软钢带包裹,所述软钢带与所述放置板之间通过所述拉定绳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底板、一号滑轨、垫块,所述承载底板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垫块,所述承载底板的上表面横向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一号滑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制动传输机构包括三号滑轨、连定片、驱动部件、螺纹丝杆、连接滑块,所述三号滑轨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定片,所述三号滑轨通过所述连定片固定安装在室内顶上,所述三号滑轨的外部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驱动部件,所述三号滑轨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螺纹丝杆,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所述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连接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10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二三维融合数据的路面均匀性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压驱动的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