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098430.0 | 申请日: | 2023-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吕坤泽;荣世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庆国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cb 设计 实时 监测 信号 平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选择层叠记录模块,通过识别当前叠层中的走线层,确定当前走线层的相邻地层或相邻电源层,记录下参考层的图形传递给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检测模块,读取参考层图形,检测图形中是否有中空区域,将结果传递给筛选记录模块;筛选记录模块:根据第一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存在中空区域时,筛选出其中的中空部分,并将其记录下来,传递给第二检测模块;信号记录模块,识别正在操作的信号名,读取该信号名的本层路径,将其记录,传递给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收到筛选记录模块和信号记录模块信息后开始检测二者是否存在交集,将检测结果传递给检测信息处理反馈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设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CB板的信号都是阻抗线,是有参考的平面层。但是由于PCB设计过程中,电源平面的分割或者是地平面的分割,会导致平面的不完整,如此一来,信号走线的时候,它的参考平面就会出现从一个电源面跨接到另一个电源面,这种现象通常被叫做信号跨平面。
跨分割对于低速信号,可能不存在重大影响,但是在高速数字信号系统中,高速信号是以参考平面作为返回路径,就是回流路径。当参考平面不完整的时候,会出现如下影响:
会导致走线的的阻抗不连续;容易使信号之间发生串扰;会引发信号之间的反射;增大电流的环路面积、加大环路电感,使输出的波形容易振荡;增加向空间的辐射干扰,同时容易受到空间磁场的影响;加大与板上的其它电路产生磁场耦合的可能性;环路电感上的高频压降构成共模辐射源,并通过外接电缆产生共模辐射。
由此可知,信号跨平面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应在实际设计中尽量避免。
目前,检查PCB板中高速信号是否跨平面主要依靠人工肉眼检查,即通过人肉眼辨识每根高速信号走线的路径是否有完整的参考平面。然而,目前人工肉眼辨识高速信号走线是否有完整的参考平面,工作量较大,检查效率较低,且没法实时报告目前所画走线是否跨平面,也就无法实时修改信号路径,等到布线全部完成后再检查,又可能因少数走线跨平面而去推挤更多的走线空间。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PCB设计的实时监测信号跨平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T1:电源模块布局规划的步骤,该步骤中对电源模块布局进行规划,完善负片层规划,包括电源层面规划和地层规划;
步骤T2:选取参考平面的步骤,该步骤中选取当前走线层的相邻负片层为参考平面,并记录参考平面的图形为S1;
步骤T3:对S1图形进行识别的步骤,该步骤中识别S1图形内是否有中空区域;
若是,则记录中空区域为S2;若否,则检测流程结束,输出“参考平面完整”结果;
步骤T4:走线信号判断是否重叠的步骤,该步骤中选取当前正在走线的信号,记录走线路径图形W,并将W实时映射到S2上,进行对比分析并判断是否有重叠;
若是,则实时地生成检测信息报告,记录并高亮走线路径图形W上的重叠区域A为红色,若否,则暂不反馈任何信息,颜色保持不变;
步骤T5:根据实时走线上被高亮的具体位置,调整当前的走线路径;
步骤T6:当参考层有两层时,重复步骤T2-T5的检测流程,汇总检测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T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8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